AI大模型效应下,全球各地AI基础设施项目轰轰烈烈展开。OpenAI宣布启动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计划;字节跳动也被传大笔资金用于构建和强化其AI基础设施。尽管市场对于巨额投资还存在一些不同声音,但不容忽视的是,AI浪潮仍在继续,AI芯片也有望从中受益。
1OpenAI启动“星际之门”计划
近期,Open AI宣布启动了一项名为“星际之门”的大型项目,Open AI将与软银甲骨文等公司合作,未来4年内在美国建立多个AI数据中心。
Open AI表示,已经为该项目部署了1000亿美元的首轮投资,并计划在未来4年内将投资总额增加至5000亿美元。为实现该目标,Open AI、软银、甲骨文以及主权基金MGX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Stargate。其中,软银和Open AI将是Stargate的主要合作伙伴,软银将承担财务责任,软银CEO孙正义将担任新合资公司“The Stargate Project”的董事长,Open AI则负责运营。
除此之外,甲骨文、Arm、微软、英伟达等科技大厂则作为初始技术合作伙伴的厂商,参与上述项目。
针对该项目,OpenAI高级研究员Noam Brown在社会网络表示,以占GDP的比重来衡量,这一规模与阿波罗登月计划和曼哈顿计划相当。
不过,也有质疑的声音出现。比如特斯拉CEO马斯克公开表示,Open AI实际上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这一项目。据他了解,软银为该项目提供的融资保障金额远低于100亿美元。
尽管如此,目前Open AI仍在积极推进“星际之门”计划,项目建设将率先在德州启动,随后会扩展至美国其他州。
2字节跳动回应120亿美元投资AI基础设施
近期,外媒报道了字节跳动在AI领域的大笔投资计划:该公司或将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投入超120亿美元,一部分资金用于海外投资,一部分则用于国内市场。
对此,字节跳动回应国内媒体表示,相关预算与规划传闻并不准确。但同时,字节跳动也在回应中强调,公司非常重视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与投入。
AI应用方面,字节跳动曾于2023年推出了“豆包”AI聊天机器人,目前在中国市场受到一定关注。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豆包”的月活跃用户数量已达到7100万,增长势头较为强劲。
3投资驱动,AI芯片受益
业界指出,由于科技大厂在AI领域资本开支持续增长,2025年资本开支进一步乐观,且投资将主要用于服务器、数据中心和网络基础设施,有望促进AI基础设施产业链景气度持续向上。
其中,AI芯片在AI产业中扮演关键角色,其可为AI应用提供强大算力支持。还可优化AI算法和模型、推动AI技术创新和应用、促进AI产业发展,并提升用户体验。
按技术分类,AI芯片主要分为GPU、FPGA、ASIC等;按照功能分类,AI芯片包括训练(training)和推理(inference)两类;从应用场景来看,AI芯片则包括服务器端与移动端两类,或者云端、边缘与终端三类。
GPU为通用型芯片,目前在AI芯片市场用量最大,通用型算力GPU已经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与推理领域。
当前,英伟达以及其GPU产品主导全球AI芯片发展。近年,国内AI芯片厂商也在快速崛起,在终端以及大模型推理方面做出了成绩,并在高端GPU以及大模型训练环节持续发力,以缩小差距。
封面图片来源:拍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