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9月19日),南航首架C919飞机(CZ3539广州至上海虹桥航班)执行商业首飞。自2023年5月28日国产C919大飞机首次完成商业飞行以来,到2024年9月19日该机型已经完成了中国三大航空公司(国航、东航和南航)的商业首飞。
C919大型客机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是中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资料显示,C919机长38.9米、翼展35.8米、机高11.95米,空机重量45.7吨、最大商载18.9吨,为C类飞机 。座级158-192座,航程4,075-5,555公里。
已收获全球1400架订单
据了解,C919飞机单价为0.9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为6.53亿元。目前,C919已经收获全球1,400架订单。中国三大航司的C919飞机的订单数量均达100架,计划于2024年至2031年分批交付。截至2024年8月底,C919的交付数量为9架——东航交付7架、国航交付1架、南航交付1架。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东航方面对外公布的信息显示,该航司在2021年签订首批5架的基础上,于2023年9月再增订100架C919大型客机。其具体交付计划为——2024年计划交付5架,2025年至2027年每年计划交付10架,2028年至2030年每年计划交付15架,2031年计划交付20架。
实际上,C919的交付速度并不算快,其交付速度主要受以下原因影响:一方面,对质量的重视,中国商飞在C919项目中非常注重飞机的质量而非速度,为确保飞机在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方面达到高标准;另一方面,供应链和工艺成熟度,这是中国首次自主研发、制造的大飞机,其供应链和工艺成熟度也在逐步完善中。相信随着供应链的优化和工艺的成熟,C919的产能将得到较大的提升。
目前C919国产化率约达60%
C919飞机是中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中程干线客机,C919飞机项目一经立项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据了解,中国商飞建立了较完善的“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最大限度聚集国内外资源打造中国民机品牌,带动形成以该公司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民机技术研发体系。
“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是一种生产模式,其中主制造商是生产批准证件的申请人或持证人,负责型号合格审定过程中开展试验件及原型机生产制造。供应商则是指向主制造商提供原材料、零组件、或加工等服务的单位。这种模式强调供应链上各企业的协同运作,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无缝对接”,以提升合作的整体绩效。
当然,在“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下,C919飞机仍依赖全球供应链,目前C919飞机中进口件大约占了40%。其中,已交付的C919采用的发动机型号为LEAP-1C,这是一款双发涡扇中型发动机,具有高效、可靠和环保的特点。LEAP-1C发动机由CFM国际公司生产,该公司是法国赛峰集团旗下斯奈克玛与美国GE的合资公司。
据业内人士统计,C919飞机的主要部件供应商如下:发动机由美法合资GFM国际公司提供,飞行数据记录系统由美国通用电气提供,机轮/刹车系统由美国霍尼韦尔提供,起落架系统由德国利勃海尔航空航天提供,机身铝合金部件由美国Arconic提供,航电系统由美国罗克韦尔柯林斯提供,机翼、尾翼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提供。
可能会有人担心C919的核心零部件依赖外国。针对这种质疑,C919型号副总设计师傅国华曾专门解释道,C919的总体设计和系统集成由我国自主完成,而系统集成并非简单把先进部件进行组装。一架商用飞机由飞行控制装置、液压系统、电气等多个复杂系统组成,飞机必须适应高低温极限、振动、潮湿、液体污染等严酷条件,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适合商用飞机使用的系统,以上这些难题均由我国科研人员攻关解决。
目前,美国波音飞机国产化率约为50%,欧洲空客约70%的核心零部件及材料出自欧洲国家。由此可见,C919的国产化率也不算低。另外,在国产的发动机方面,国产航发CJ-1000A已经完成研制,现在正在接受飞行试验阶段。中国商飞在2022年发布的信息显示,搭载国产航发CJ-1000A发动机的C919最早将在2025年问世。相信随着国内厂商在技术方面的进一步突破,未来配套的国产供应商比例会进一步提升。
据悉,C919的安全飞行时间已经累计超过1万小时,执行商业航班超过3,700班、承运旅客突破了50万人次。这一成绩标志着C919大型客机在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