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希望向价值链上游发展,而不是只限于出口原材料。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是全球最大的镍出口国,该国政府为吸引外资开发镍冶炼厂和下游产业,提高镍产业的附加值,从2020年年初开始禁止镍矿石出口。
截至2022年,全球约有50%的动力电池用镍材料产自印度尼西亚。去年,世界贸易组织(WTO)在欧盟与印尼禁止镍矿石出口争端中做出有利于前者的裁决。印尼总统Joko Widodo针对此裁决提出上诉,并继续实行镍出口禁令。
目前,印尼的镍出口禁令正在发挥作用。包括美国福特汽车、中国浙江华友钴业集团、宁德时代在内的外企,正在该国大力投建设镍矿加工厂,投资近60亿美元新建电动汽车电池材料厂,推动印尼成为电动汽车供应链上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正加强对矿物出口的管控
2023年7月初,中国官方宣布自2023年8月1日起,将对镓和锗两种关键金属实施出口管制。根据该公告,未经许可,不得出口镓、锗相关物项。其中,镓相关物项包括金属镓(单质)、氮化镓、氧化镓、磷化镓等;锗相关物项包括金属锗、区熔锗锭、磷锗锌、二氧化锗等。
据欧盟委员会的统计数据,中国生产了全球90%的锗和90%以上的镓。基于镓和锗的复合半导体被广泛用于制造高功率、高频率和高电压电子器件。镓对于许多新兴应用而言至关重要,例如电动汽车、军事技术和可再生能源。
中国还生产了全球近60%的铝(该材料也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和80%的多晶硅(构成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成分之一)。
除此之外,中国提供了全球60%以上的天然石墨和几乎100%的人造石墨。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最新报告,2022年全球石墨矿产总产量为130万吨,其中中国的石墨产量高达85万吨。而美国不生产任何石墨,但在去年消耗了7.2万吨石墨,涉及金额达1.4亿美元。
石墨对于制造锂离子电池至关重要,尽管中国政府并未禁止石墨的出口,但一些欧洲电池制造商,特别是在瑞典的电池制造商声称,他们现在难以获得由中国企业供应的石墨。
一些分析师认为,中国此举是为了与美国、欧洲和日本进行谈判,以此来解除对向中国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禁令,特别是荷兰ASML公司的先进半导体生产设备。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增加对欧洲的电池和电动车工厂的投资。去年,中国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在匈牙利投资了80亿美元建设工厂,其他的中国公司正在波兰建设规模较小的工厂。此后,匈牙利和波兰一直从中国进口大量矿产,其中包括了锂、镓和石墨。
非洲国家也希望拥有自己的矿石加工厂
一些非洲国家,比如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已经采取措施来提升本地加工黄金和铜等矿物的能力。他们对原材料出口进行了限制或设置了更高的税率,以此来推动本国境内新冶炼厂和精炼厂的建设。
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促进工业化和经济多元化,鼓励投资者在本国建立加工和制造设施,而不是出口原材料。
2017至2019年期间,坦桑尼亚通过三项新法律对其采矿业法规进行了重大改革,这三项法律分别为《自然财富与资源合同(不合理条款审查与重新谈判)法》、《杂项修正法》和《自然财富和资源(永久主权)法》。根据这些法律,坦桑尼亚还禁止出口黄金/铜精矿及其矿石。另外,该国政府还提高了特许权使用费率,并对采矿业增收新税。矿业公司必须在出口之前,建立本地的矿物质利用工厂(冶炼厂和精炼厂)来加工矿石和精矿。
赞比亚依赖铜矿产业。铜和钴等基础金属的开采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2%。该国还有大量的镍、锰和金矿床。
赞比亚还采取了措施鼓励本地矿物加工,特别是铜,铜是该国的主要出口商品。赞比亚政府对铜精矿和矿石征收出口关税和税收,以阻止其出口并鼓励本地加工。此外,政府为矿业公司设定了精矿进口的最低门槛。这意味着,一定比例的铜精矿必须在出口之前在本地加工处理。这项政策旨在提升国内产业总值。
其他非洲国家也在寻求控制其原材料的出口。目前欧美与中国的关系正处于特殊时期,而这让非洲成为一个令人兴奋的投资地。不幸的是,对于一些西方公司而言,许多中国公司已经在非洲大陆开展业务,确保了其对大型矿床的抢先竞标。
矿产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的机遇
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有很大几率可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和加工,这些国家能够从其自然资源产生的价值中获得更大的份额,从而增加本国的收入和经济增长。通过本地加工增加价值,国家可以保留更多的利润,并在本国创造就业机会。这有助于摆脱价格经常波动对原材料出口的依赖,转而专注于附加值更高的产品。该种转变可以促成更具有韧性和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
在本地加工原材料,能够增强该地区的技术能力,可以促进知识转移、创新和熟练劳动力的发展,从而达到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目的。
本文翻译自国际电子商情姊妹平台EPSNews,原文标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