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最新安全器件SLC38与TrustSEC的操作系统BIO-SLCOS相结合,为先进的智能卡应用提供安全、开放的平台
作为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与信息安全和智能卡领域的领导者TrustSEC携手推出最新的先进智能卡操作系统(OS)BIO-SLCOS。该操作系统采用英飞凌最新的高性能安全元件SLC38,打造了一个安全、开放的平台。该平台凭借结合最佳的安全性、灵活性与硬件独立性,满足了全球智能卡市场对舒适性、性能与安全性的要求。该解决方案非常适用于政府身份识别、支付、票务和门禁等应用,以及希望在安全性、性能与功能方面增强其生物特征识别解决方案的应用程序提供商。
尽管目前加密钱包对生物识别智能卡的需求很大,但ABI Research的一项研究预测1表明,在乐观情况下,2025年将发行多达1.4亿张生物识别支付感应卡,满足消费者在个人支付交易中对更加便捷和安全的生物特征识别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生物识别卡持有者只需将手指放在卡片的传感器上并将卡片触碰终端机,就可以验证他们的身份。TrustSEC将满足对生物识别智能卡日益增长的需求,尤其是在支付领域。
TrustSEC首席执行官Magdy Sharawy表示:“我们致力于通过将自身操作系统移植到合作伙伴英飞凌最强大且最具前景的芯片上,实现对操作系统的不断改进,进而为客户提供领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为超小型设备开发的支付和 NFC 无线充电功能
英飞凌科技安全互联系统事业部高级市场总监Franck Ferrandino表示:“英飞凌提供广泛且快速扩展的产品组合,彰显了英飞凌在塑造安全元件与智能卡市场的领导地位。一些发卡行与服务提供商青睐于基于新型现代智能卡操作系统的标准化支付应用,因此与合作伙伴,尤其是与TrustSEC的合作对于满足他们对操作系统的新白标要求而言至关重要。这就是为什么英飞凌选择使用TrustSEC的BIO-SLCOS作为最新芯片组的原因。”
BIO-SLCOS是一种代表智能卡最新技术的智能卡操作系统。它将安全性、灵活性与硬件独立性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全新BIO-SLCOS使应用程序提供商能够充分利用英飞凌SLC系列安全元件的最新产品——即通过BIO-SLCOS增加一个指纹识别安全层。因此,在英飞凌新推出的SLC38安全元件内部就能完成整个生物特征识别。
该操作系统解决方案基于英飞凌的SLC38硬件,并在经过第三方实验室测试的先进安全功能基础上建立数据完整性。除了管理文件系统和I/O之外,该操作系统还与各种应用进行交互。SLC系列的所有产品均获得最高安全认证评级CC EAL 6+。
除了支持接触式、非接触式、双接口和USB接口外,BIO-SLCOS还可以预加载或编辑固定的应用或在使用卡片管理器模块后启用应用上传。带有BIO-SLCOS的智能卡还可同时运行多个应用。另外,该解决方案还可根据所提供的生物信息激活卡片,或者有时也会在卡片已激活的情况下进行身份验证交易。
关于TrustSEC
TrustSEC是信息安全领域的领先公司,由国际知名的信息安全和密码学专家创立。TrustSEC利用最新的密码学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开发出高度安全的创新解决方案,确保企业和政府(医疗健康、公用事业、交通、银行等)在整个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身份安全。
凭借独家开发的智能卡生物特征识别操作系统BIO-SLCOS,TrustSEC可提供用于身份验证、身份识别和支付的各类安全软硬件解决方案,例如用于身份验证的FIDO2和PKI小程序、用于支付的CPACE/CPA常见支付应用以及其他定制应用。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trustsec.net。
TrustSEC团队将在2023年6月13日至14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欧洲身份识别技术周期间展示使用BIO-SLCOS打造的最新身份验证、支付和加密产品。
了解有关SLC38安全元件的更多信息,请访问Payments-in-Motion;了解有关BIO-SLCOS的更多信息,请访问TrustSEC创新解决方案。
关于英飞凌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以其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低碳化和数字化进程。该公司在全球拥有约56,200名员工,在2022财年(截至9月30日)的收入约为142亿欧元。英飞凌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IFX),在美国的OTCQX国际场外交易市场上市(股票代码:IFNNY)。
英飞凌中国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自1995年10月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约3,000多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