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座椅作为智能座舱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消费者对驾乘体验要求的日益提升,正以其前所未有的创新力引领着汽车内饰的智能化升级。各大主机厂也争相推出各类创新座椅来打造差异化车型,提升品牌竞争力。
基于此背景,盖世汽车研究院从智能座椅的产业现状、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三个维度来进行研究分析。本报告部分内容如下:
汽车座椅是智能座舱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用户的乘坐舒适性和整车的高级感,其核心部件为座椅面套、骨架和调角器等。按照价值量占比拆分,面套价值量最高,占比约为25%;座椅骨架价值占比约15%;座椅的机械部件包括升降器、滑轨、调角器等用于辅助座椅的功能运行部件,分别占比约12%、4%、 4%,共20%;其他内饰包括头枕、扶手、发泡等占比约40%。面套主要分为织物、仿皮、真皮三类,目前市面上以仿皮为主,其中PU革占据主流,未来超纤革将凭借性能和美观等方面成为未来市场的主导产品。
汽车座椅中骨架质量占比最高,是实现整体轻量化的关键部件,座椅轻量化技术可分为结构优化、材料轻量化、先进制造工艺,座椅实际研发过程中,一般会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手段相互结合的方法,主要集中在结构优化和材料轻量化上。
目前乘用车座椅智能化配置注重功能性,具体集中在座椅电动调节、加热、通风、按摩、记忆等方面,传统自主品牌、合资品牌以及新势力品牌的车型均设有相关配置。同时由于乘用车座椅功能升级带来的消费体验提升最为明显,目前呈现从功能性向消费属性发展的态势,从传统简单的靠背调节或前后调节拓展出更多舒适化的配置,如电动调节、多点按摩等,随着消费属性的快速提升,汽车座椅将结合更多系统,推出更多个性化配置,如体征检测、音响系统等个性化配置,座椅价值量也将随之提升。
零重力座椅的热度近年大幅提升,搭载车型覆盖轿车、SUV、MPV,功能上支持一键放倒,搭配通风、按摩、加热等功能可让用户舒适性最大化,大多采用高端真皮面料和超厚发泡,以提升座椅耐久力。例如问界M7的零重力座椅采用Nappa真皮,支持一键开启零重力座椅模式、3轴动态调节、四向腿托调节等,可实现113°腰部零压角、108°腿部零压角,支持车机触控、语音控制、物理按键等操作方式。
随着消费者对于座椅功能性和舒适性的需求提升,各类智能座椅方案近年陆续推出,解决方案上包括多种模式按摩、座椅联动悬架、儿童专属座椅、可旋转座椅等,满足更多场景化需求。
从产业链来看,汽车座椅产业链构成复杂,上游核心零部件厂商较多,中游为座椅总成厂商,下游为各主机厂;头部座椅总成厂商均有布局关键上游核心零部件,目前国内和全球的汽车座椅市场份额仍以外资企业为主。
从需求端来看,30万以下车型较为注重基础配置以及部分升级功能,30-50万元的车在面料、创新功能等方面加大力度,50万元以上的车则会满足更多细分场景的定制化需求,同时更加注重环保问题,且近年以座椅为卖点的车型价格在不断下探,最典型的解决方案如零重力座椅的搭载车型价格下沉趋势明显,已达20万元级别;随消费者对座椅需求上升,各品牌加大对座椅的投注,其中新势力品牌更注重智能座椅的亮点差异化,例如理想的震动座椅、小鹏的音乐座舱、问界的零重力座椅等。
从供应端来看,2022年国内座椅总成厂商TOP占比67%,行业集中度较高;国内座椅总成市场主要被外资企业占据,本土企业中延锋国际为国内行业龙头;总成厂商在骨架、面套、发泡等领域基本都实现了自制,同时在电机、滑轨、调角器以及智能化技术上实现了部分自制;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进一步提升以及下游新势力品牌的入局,本土座椅厂商可重新筑建配套关系,持续提升份额,逐渐实现国产替代。
随着座椅功能、面料、轻量化等方面的趋势,国内乘用车座椅单车价值量将逐渐提升,预计到2027年国内乘用车座椅市场规模可达1500亿元。
从未来趋势来看,随着消费者需求升级以及座舱的智能化趋势,汽车座椅将主要围绕功能新增和部件升级两个维度来实现更加智能和舒适的座椅系统。未来汽车座椅的智能化将结合安全功能来持续提升,主要通过座椅集成传感器或其他安全装置来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可实现生理状态监测、体位纠正、主动式安全保护等功能。同时,座椅的灵活性和多功能性变得至关重要,一些头部座椅厂商已在近年推出相关产品,车企也将相应技术应用到一些概念车型中,能够实现多种模式的切换,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