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更高性价比!中科可控R520 H40实测揭秘 发布时间: 2024-07-11 来源: 电子工程世界 随着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算力正在驱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向前迈进。通用服务器作为连接数字世界的基石,只有拥有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性价比,才能让人更好地拥抱数字本身的力量。 中科可控是国内一家领先的信息技术产业化公司,拥有从终端到服务器,乃至网络及边端的全栈产品线,能够为各行业客户提供安全、易用、全能、可靠的产品与解决方案。由此可见,自主创新是这家公司所永恒追求的最终目标。 日前,中科可控走出信创的“舒适区”,推出通用服务器机架产品Suma R520 H40。性能是该产品最大的亮点之一,作为一款搭载国产x86处理器的产品,它不仅能够满足老旧服务器设备急需升级换代的需求,还能满足企业级用户的安全稳定需求。 2U双路机架:规格与业界主流产品相当 R520 H40通用机架服务器是一款拥有出色性价比2U双路服务器,具备大存储容量、灵活扩展性和高可靠性等特点,适用于分布式、大数据、ERP系统、OA办公等业务场景,助力政企、教育、医疗、交通等多行业信息化建设。 R520 H40的整体设计与业界的主流产品基本一致。从正面来看,R520 H40拥有12个盘位,支持12个2.5”或12个3.5”SAS/SATA,以及2个USB接口。 从背面来看,R520 H40拥有2个盘位,支持2个2.5”SAS/SATA;板载支持双口千兆网络接口;拥有1个RJ-45管理接口、1个VGA接口、2个USB接口;电源支持1+1冗余,支持550W 、800W或1300W CRPS标准电源。 从内部来看,最大支持6个PCIe 4.0插槽(含1个Storage专用插槽和1个OCP插槽);支持1个M.2 SSD;提供16个DDR4 内存插槽,支持RDIMM内存,支持ECC;集成BMC芯片、SATA硬盘控制器、显示控制器(最大分辨率1920x1080)。 和英特尔银牌对比:性能优势明显 在实际的跑分测试中,R520 H40在多项测试中与国际主流产品(英特尔至强银牌处理器,下文简称英特尔银牌)参数持平,部分指标优势明显。 以下数据均在同样配置和环境下进行,具体的测试服务器配置如下: 配置项 海光 英特尔银牌A 英特尔银牌B 操作系统_内核版本 RHEL9.0_5.14.0-70.13.1.el9_0.x86_64 RHEL9.0_5.14.0-70.13.1.el9_0.x86_64 RHEL9.0_5.14.0-70.13.1.el9_0.x86_64 numa Y Y Y 性能模式 Y Y Y swap关闭 N N N 打开irqbalance Y Y Y 磁盘文件系统 EXT4 EXT4 EXT4 磁盘调度算法 None None None 磁盘类型 SSD SSD SSD 磁盘FIO测试 Bandwidth/IOPS Bandwidth/IOPS Bandwidth/IOPS 关闭selinux Y Y Y 关闭防火墙 Y Y Y 在CPU缓存延迟测试中,海光的L1延迟为1.6ns,英特尔银牌两款产品则分别为1.8ns和1.73ns,结果基本持平;海光的L2延迟为4.2ns,英特尔银牌两款产品则分别为5.1ns和4.83ns,差距明显;海光的L3延迟为12.5ns,英特尔银牌两款产品则分别为20.9ns和21.4ns,差距足足有8ns以上。 也就是说,海光可以用更低的缓存延迟,显著提升CPU的性能。 图注:本项测试中数值越低,表示性能越好 在内存带宽效率测试中,海光的内存带宽效率达到88.99%,而英特尔银牌的两款产品则分别为71.25%和71.4%,有着将近17%的差距。 这意味着,超高的内存带宽效率可以带来非常优异的性能。 图注:本项测试中分值越高越好 在Stream测试中,海光的Copy(复制操作)可持续运行的内存带宽最大值为149705 Mbps,Scale(乘法操作)可持续运行的内存带宽最大值为149807.33 Mbps,Add(加法操作)可持续运行的内存带宽最大值为150943.67 Mbps,Triad(前面三种操作的结合)可持续运行的内存带宽最大值为150628.67 Mbps。整体达到国际主流水准。 图注:本项测试为多次测量平均值 在内存带宽测试中,海光在2内存方案、4内存方案、8内存方案中,整体带宽比英特尔银牌高出25.21%,内存数据传输更快。 图注:本项测试中,数值越高越好 在硬盘读写能力测试中,海光的顺序读写能力和随机读写能力均与英特尔银牌相持平。 这代表着,搭载海光的R520 H40系统大块数据读写性能和小块数据的传输速度达到国际主流水平,使用R520 H40的服务器存储系统的响应速度会更快。 图注:本项测试中数值越大则说明服务器系统的存储能力越强,响应速度更快 在网卡传输性能测试中,海光的性能依然与英特尔银牌持平,表明系统的网络处理能力和CPU的中断处理能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图注:本项测试中数值越高则每秒钟传输的数据就越多,CPU处理中断的能力就 文章来源于: 电子工程世界 原文链接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