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天合光能至尊N型700W+组件量产仪式在青海举行。该产品是N型i-TOPCon先进技术的正式落地,而距离天合发布这一新一代技术仅仅过去三个月时间。
成立于1997年的天合光能,是我国光伏产业毫无争议的先驱代表之一。显然,25年的漫长驰骋并未降低这位老将的敏锐度。
站在行业技术厮杀的又一个关键路口,天合光能再度加速。
01
奔向一体化
效率乃驱动光伏巨轮前行的核心发动机。据业内测算,在20%转换效率的基础上,电池效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为下游电站节约5%以上的成本。
随着主流PERC电池转换效率逼近天花板,向下一代N型电池迭代正汹涌而来。
据业内预估,新投产能中超95%为N型,预计到2023年底N型累计产能占比将超过50%。
在天合光能技术助理副总裁、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奕峰看来,从产能投资角度,今年已是N型取代P型,不过从产品产出,今年仍将是P型主导,但明年N型将全面取代P型。因此,明年N型优势产能将成为企业竞赛的核心所在。
而决战N型,天合光能从一体化全面冲刺。2022年6月18 ,天合光能官宣在青海西宁投建30万吨工业硅、15万吨高纯多晶硅、35GW单晶硅、10GW切片、10GW电池、10GW组件以及15GW组件辅材的一体化新能源产业园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首期项目计划于2023年度前完成。
2月,首根硅棒下线;4月,首片组件下线;5月,首板组件开切;8月,电池片下线。至此,天合光能青海基地提前全线贯通,20GW拉晶、5GW硅片、5GW电池、5GW组件已全部投产。
垂直一体化,陈奕峰介绍,一方面可以保障供应链安全;另一方面,严控各环节品质以及良率,降低运输成本,生产成本得到优化。
“产于西部、用于西部。”陈奕峰强调,这是天合光能青海基地设立的初衷,且产能规划是根据市场需求而倒推的最优设计。
值得重视的是,天合光能全球市场总监曹云端透露,青海基地是天合光能第一个一体化的基地,未来或将公布其他基地信息。
叠加宿迁、淮安基地,据了解,到2023年底,天合光能组件产能将达95GW、电池75GW,其中N型40GW,全部采用新一代N型i-TOPCon先进技术。
02
700W里程碑
事实上,天合光能TOPCon历史可以追溯至更早。
据介绍,2015年,天合光能从荷兰购置第一台设备开始了TOPCon技术的研发。2018年,天合光能联合体获得500MW技术领跑者项目,率先开展N型产品在大型地面电站的应用研究。
陈奕峰指出,相比PERC技术,TOPCon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如TOPCon存在多技术路线,LPCVD、PECVD等,LPCVD每三个月石英轴和石英管会破碎必须更换,石英耗量大;PECVD技术解决了石英问题,但工艺窗口相对比较窄,需要企业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
“尽管TOPCon产能一哄而上,但中小企业的产能爬坡或存在困难,因此今年下半年至明天上半年,TOPCon产能供应将处于紧张状态。”陈奕峰判断。
天合光能于5月SNEC展会公布了第三代i-TOPCon先进技术,全面应用该技术,青海基地8月电池量产效率达到25.8%。
据悉,i-TOPCon先进技术集成了四大创新突破,一是大尺寸硅片技术,210×210方片,目前产业化最大面积的电池;二是选择性发射极激光掺杂技术,效率进一步提升0.2%~0.3%。三是独创性开发了背面微结构的反射器,使得太阳光射到背面之后,还能够再回反弹到硅片体内被重新吸收,反射效应提升25%,进一步提升效率;四是成功开发了PECVD技术,解决了行业内LP石英舟石英管的问题,使得效率更高,生产成本更可控。天合光能认为,四大创新集成,2024年电池效率将拉高至26%以上。
电池效率的跃升带来的则是组件功率的突破,在相同组件尺寸以及版型下,P型660W组件一举跃升至N型700W,这也是天合继2020年率先迈入600W+航道后,再次引领行业站上700W+里程碑。
天合光能将至尊N型700W组件定义为地面电站之王,除功率提升外,叠加N型电池高双面率、低衰减、低温度系数等,使得发电量额外提升3%。
据测算,700W组件低电压设计优势,可以让光伏系统单串的组件块数更多、组串的数量更少,节省土地、支架、线缆、引桥等一系列成本,BOS节省4分钱人民币每瓦,相当于100兆瓦节省400万人民币。
而且远不止此。
陈奕峰介绍,TOPCon是钝化接触技术的一个分类,属于高温钝化接触,而异质结也是钝化接触,属于另外一个分类,是低温钝化接触。目前TOPCon只有背面是钝化接触,正面选择性发射极,其效率与异质结最高世界记录比有差距,但只要TOPCon将正面钝化接触技术开发出来,即全钝化接触技术,则未来几年有望和HJT效率打平。此外,天合光能实验室攻关的还有TOPCon叠加钙钛矿,目前已实现28.5%的效率,未来电池效率有望实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