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禾赛公布的一季度财报,在财务数据上有两个主要变化:一季度盈利,现金流转正。
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禾赛实现营收4.3亿元,同比增长73.0%,环比去年第四季度增长4.8%。
禾赛一季度激光雷达总交付量达34,834台,同比增长402.9%,其中ADAS激光雷达交付量为28,195台,成为全球激光雷达市场的季度“销冠”。
图源:禾赛科技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 37.8%,环比去年第四季度增长7.8%。自去年2月上市后,禾赛的毛利率并没有呈现稳步增长,原因在于自AT128上市后带来大量订单的同时,ADAS激光雷达相比于禾赛早期的机械式激光雷达,利润较低,禾赛目前正处于产品结构转变和交付量增长的调整期。
截至一季度末,禾赛科技现金储备达31.4亿元,对于接来下的第二季度,禾赛科技预计净收入将在4.1亿元至4.3亿元之间,同比增长约94.3%至103.8%,与一季度相当。
交付量增长,禾赛应该感谢理想
自成立以来,禾赛已经累计完成交付13.5万台激光雷达。
去年7月AT128开始交付后,禾赛的交付量呈现规模性增长,其中去年第四季度的交付量就达到4.7万台,去年禾赛交付的8万台激光雷达中,有超过6万台都是AT128。
另一方面,禾赛交付量增长,与理想汽车持续输出爆款车型不无关系。自去年搭载AT128的理想L9上市后,禾赛的交付量也随之大幅增长。随着理想L8、L7的交付,可进行激光雷达选装,AT128的交付量进一步增强。
对于今年中国市场率先进入比拼城市NOA落地的阶段来说,这仅仅是开始。
禾赛一季度财报中还显示,在禾赛最新的客户信息中,还包括今年会发布的理想纯电平台新车、集度新车型,以及赛力斯新车等。
今年1月,禾赛科技公布,AT128获得飞凡前装定点。
此前,禾赛的主要客户不乏理想汽车、长安汽车、集度、高合以及路特斯等,与此同时,在自动驾驶领域,国内主流技术公司百度、文远知行、小马智行、轻舟智航等也都是禾赛的主要客户,机器人领域,禾赛还服务于美团、京东、新石器、Nuro、ZOOX等。
目前滴滴自动驾驶Robotaxi的主力运营车型XC90,以及滴滴自动驾驶货运业务KargoBot搭载的都是禾赛AT128。
禾赛的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已获得11家主流OEM量产定点,包括中国最大新能源汽车厂商、中国汽车龙头企业等,其中6家将在2023年底前开始量产交付。
由此推断,中国销量最高的比亚迪很可能是禾赛的潜在客户。同时,今年以来,比亚迪也的确在自动驾驶层面开始组建大规模研发团队,并且产品线也在向高端延伸,多款新车也都有搭载激光雷达的计划。
禾赛的财报还公布了一个信息,今年一季度,禾赛还获得了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Robotaxi激光雷达订单。
拓展全球版图,押注长期主义
尽管中国智能汽车的发展为禾赛的激光雷达业务提供了更好的市场空间,但是对于禾赛来说。2023年将是转型之年,业务版图将加速向全球化扩张。
据禾赛公布的信息显示,禾赛目前已获得众多北美和欧洲OEM的青睐,就在5月,禾赛宣布,设立于德国斯图加特的欧洲办公室正式开业,也意味着禾赛正致力于拓展欧洲市场。
禾赛此前预测,2025年年交付量可以超过百万台,并且前装量产业务会占据主导。
所以,禾赛还在不断扩充产品线。
今年4月上海车展前夕,禾赛发布了一款车规级超薄远距激光雷达ET25。这款全新激光雷达的首要特点就是轻薄紧凑,机身高度仅为25 mm,相比AT128,ET25激光雷达薄了将近一半,在体积减小的同时,并没有牺牲性能。
ET25之所以做到如此轻薄,就是为了解决激光雷达过大导致难布置的问题,在体积大幅缩小的情况下,ET25可以直接装在风挡后。这意味着ET25还必须克服玻璃对激光雷达的影响问题,为此禾赛还与福耀玻璃合作,打造了专门适配ET25的挡风玻璃。
ET25搭载了禾赛自研的收发芯片,不但能够使功耗降低,并进一步优化性能。ET25的最远探测距离,在10%反射率下可以达到250米(无风挡条件下,在风挡后安装时为225米),比现有的旗舰级产品AT128还远。
从ET25不难看出,禾赛对于激光雷达的产品研发理念更为超前,也在向未来满足市场需求多样化的方向考虑。而这款激光雷达大批量上车的时间可能要在2025年甚至2026年。
但是不可否认,在智能驾驶体验没有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能力时,激光雷达的市场爆发也远远没有到来。但是在此之前,像禾赛这样的上游硬件厂商,需要面对未来3-5年的市场需求,而开发出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据CnEVPost统计数据及相关报道,今年上海车展上展出的车型中,有38款车型配备了激光雷达。在中国市场,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正在进入一个市场爆发期。
尽管从业绩表现上来看,禾赛的交付量远超国际六家国际上市同行总和,不过在中国市场,RoboSense速腾聚创和Innovusion的前装定点车型数量同样不可小觑,可以预见,这两年禾赛的重要市场和竞争还将主要集中在中国。
此前,中信证券预估,今年全球乘用车载激光雷达出货量大概率会突破50万颗,随着搭载激光雷达车型的渗透率提高,激光雷达企业的降本能力、交付能力也将成为考验。
如今对于激光雷达企业来说,还处于规模化量产和交付的冲刺阶段,禾赛们的高光时刻还没有真正到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