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来看,目前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医疗信息化行业处于发展以来的最好时期。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医疗信息化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创新医疗服务的内容与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已成为深化医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统筹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探索多种方式,采取“国家和省两级部署,国家、省、市、县四级应用”总体框架,集约建设各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构建全民健康基础设施云,推动数字健康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提升卫生健康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
新冠疫情发生以后,众多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全力抗击疫情。在他们之中,有一群使用各种电子仪器、电脑在现场穿梭的人,用“数字化”“信息化”为人民服务。他们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为防疫抗疫作信息支撑和技术研发,保障着疫情防控与基本医疗兼顾并行,为全市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目前,信息战“疫”医疗信息化抗疫作品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中,一起来看看这些在一线抗疫背后的信息工作者,一起致敬这一群“孤勇者”!
“互联网+医疗健康”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将其制度化、常态化,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创新应用和行业治理,以促进数据合规开放共享应用为主线,以提升群众获得感、提高行业治理能力、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为目标,丰富数据供给,提高数据质量,积极构建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要素体系,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充分释放数据价值。
信息化不仅提升了医生的工作效率,使医生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无形之中树立起了医院的科技形象。因此,医疗业务应用与基础网络平台的逐步融合正成为国内医院,尤其是大中型医院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以前在没有人工智能的情况下,要实现医疗信息化,是通过人对电脑来完成的,其语言和表达都存在差异,而现在拥有人工智能后,可以实现电脑对电脑的无缝对接,减少误差,提高精准度,也因为医院越来越重视医疗信息化的工作,为医疗信息化迈到人工智能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加快数字健康发展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卫生健康领域深度应用,进一步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补齐发展短板,提升服务效率,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以基层为重点,加快补齐基层医疗信息化短板,融通汇聚县域内数据,强化数据分析运用,推动基层卫生健康信息化综合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集约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二是健全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体系,三是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四是完善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要素体系,五是推进数字健康融合创新发展体系,六是拓展基层信息化保障服务体系,七是强化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分析应用体系,八是夯实网络与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尽管如此,在国内,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还处于简单融合的初级阶段,还有政策法律、科研人才、技术壁垒、数据认知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医疗”的普及,还面临着行业标准的建立、监管体系的完备、社会观念的更新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