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行业关乎国民身体健康,具有强监管的特性,在化历程中,政策管控一直是行业发展的较大限制因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行业新业态涌现,一系列互联网医疗和医药电商的政策出台,为互联网和数字化医疗服务能力的发展指明方向,但是互联网医疗健康,身兼“医疗卫生”和“互联网技术新兴”两大属性,其政策导向并非“一帆风顺”。
随着中央与地方政府对互联网医疗政策的不断完善,预计未来将会吸引更多互联网公司、风险资本进入该行业,行业内部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也将有助于推动行业探索出成熟稳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在线问诊平台、互联网医院、医疗信息化等大平台的逐步完善,将形成庞大的基础医疗数据库,其可以有效支持医生的临床辅助决策和科研,支持医院管理者的管理决策、绩效考核,支持药品研发公司对就诊行为的分析,支持居民的健康监测。然而目前,对数据的标准化收集、准确识别及有效应用仍然在许多方面有待提升。
互联网医疗企业中,类似于平安好医生通过提供医生工作台,帮助医生查阅病患信 息,知晓其相关诊疗、用药记录。更为重要的或许是,互联网医疗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7X24 小时在线问诊,以及覆盖医院门诊预约、挂号、转诊、陪诊、住院安排等贯穿就医全 流程的各项服务,并且不再仅仅覆盖医疗需求,而是可以通过私家医生、家庭医生等,为 其用户提供长期连续的健康管理,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
互联网医院的出现确确实实让原来以院前,院后医疗服务为主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有了真正参与院中医疗服务的机会。如果问患者生病,最终是什么帮患者去除了病痛,我们通常想到的是“医生+药+检验/检查+手术”,互联网医院形态的出现,起码能让处方药这件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线上进行了,让部分部分疾病的部分场景(复诊)线上诊疗成为了可能。
尤其是针对于慢病管理患者,互联网医疗平台可有效地通过可触达的私家医生、家庭医生等服务方式,提升患者依从性,帮助慢病患者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改变以往线下医 生鞭长莫及的状态。而针对健康群体,互联网医疗企业也可以促使他们保持健康。
目前,多数互联网医疗企业仅靠在线医疗很难盈利,尽管互联网医疗企业逐渐规模化,医药企业上市公司市场估值一再攀升,但目前互联网医疗尚未出现一个经市场验证的商业模式。部分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并非在线医疗服务业务,大部分集中在医药电商、零售业务等。
在医疗服务模式上,平台型互联网医院更为丰富,包括基础的问诊,主动医疗的概念,以及价值医疗的服务。并且由于服务形态的丰富,吸引对应的用户支付,又能形成有 竞争力的价格分配机制,调动科室、医生以及第三方合作伙伴的积极性,如此一个良性的 循环。互联网诊疗不是新事物,国家政策对各个环节均有明确支持。我们认为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将进入4.0阶段的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各类头部玩家持续布局生态体系,依据各自的核心优势纵向或横向延伸。各类价值链玩家也将加速入局,新工具、新场景和新入口将持续出现,形成新的格局。
互联网医疗是一把双刃剑,人民群众享受到便利的同时也还是蕴藏着一些风险。为了保障互联网上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建立起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但监管的内容、监管的粗细程度不一。为了进一步加强监管,规范互联网医疗服务,未来会出台互联网医疗服务规范,统一监管要求,医疗的监管将进一步完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