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SONY SRF-S84电路分析与打磨》一文中简单分析了这枚神奇的芯片。神奇是因为它是专为超低压随身听设计的纯模拟收音芯片,支持中波调频双波段 从高放到立体声解调的所有功能,耗电低,电池电压低至0.95V仍可以工作,超低中频二次变频省去了外围大中周或者陶瓷滤波器,内部设计有独特的镜像抑制措施 移相混频 有源低通滤波器和AFC, AGC等辅助功能等等。这枚芯片只在自家的SRF系列随身听使用,应该有专利保护从来没有授权过别家使用,而别家类似集成电路机型只能使用常规收音芯片的低电压版,例如TA8122F,TA8132F,TA2111F等,技术上的差距可见一斑。本文进一步谈谈该芯片的设计独到之处。
主要技术参数
电压:0.95V-4.5V
电流:FM 16mA; AM 14mA
FM一中频: 30Mhz
FM二中频: 150Khz
FM灵敏度: 10dBuV, S/N=30dB
FM选择性: 40dB
FM S/N: 60dB
FM THD: 0.1%
FM镜像抑制: 39dB
AM中频: 55Khz
AM灵敏度:10dBuV, S/N=6dB
AM选择性: 35dB
AM S/N: 50dB
AM THD: 0.3%
AM镜像抑制: 41dB
基本原理
该芯片还是基于超外差原理,为了追求外围电路极简,摒弃了传统中周或陶瓷滤波器,而传统中周滤波器属于高Q器件,是选择性的关键。因此为了满足同等的选择性指标要求,只能在芯片内部设计基于RC元件的电子滤波器,但是这种电子滤波器Q值往往很低不大于20,因此又引入了二次变频技术和低中频技术,这样才能达到选择性和镜像抑制要求,可以看出电路框架都是围绕这个设计思路展开的。而低中频技术又给脉冲计数鉴频提供了条件,而不用传统的正交鉴频器外围的陶瓷振子或者线圈了,性能上还更有优势。立体声解调还是锁相环原理,保留了传统的VCO振荡线圈和电容。
高放第一变频级
调频中波高放是彼此独立的,都受AGC控制实现大动态放大能力,控制信号取自第二变频输出。调频高放是共基共集级联可以提供约10dB增益。调频调谐为常见的两连,高放级输入调谐,一本振调谐。第一变频级为双平衡混频,具有更好的动态范围,更好的隔离本振干扰,避免噪声进入下一级。第一变频后的中频约为30Mhz,大大高于常规的10.7Mhz中频,这对于抑制镜像有好处,为第二次变频做准备。
第二变频级
调频第二变频级是该芯片的核心,它同时也是中波的变频级,为了克服低中频带来的镜像干扰问题,该级需要特殊技术手段。二本振频率为固定的57.1Mhz,由外围线圈调整实现。变频级由两个双平衡混频单元组成,变频增益可控,这点对于镜像抑制比指标很关键。二本振信号经过二分频计数后产生两个相差90度的信号分别送到两个单元,混频后的得到两个中频为155Khz调频中频或者55Khz的中波中频。
镜像抑制网络
镜像干扰是超外差特有的问题,干扰信号与本振或其谐波混频的和差信号如果正好落于中频通带,它也可以被解调,形成所谓假台;如果这时刚好有目标电台位于中频带,那么将形成同频干扰这是无法调和的问题。抑制镜像干扰最好在变频前通过调谐选频的手段将镜像频率抑制在高放通带之外,而1129N由于没有带宽很窄的输入选频网络,加上必须使用低中频,所以镜像问题更加突出,必须在二中频通道上加以抑制。
57.1Mhz的二本振信号被分为两路,一路正常相位另一路被移相90度,分别送入两个混频单元,混频后都得到150Khz中频,移相90度那路中频再被移相90度,然后再与另一路正常中频叠加,根据数学计算,镜像频率在叠加后正好互相抵消了,而正常频率不受影响。框图中PSN为四阶相移网络,由两个二阶滤波器组成,这两个滤波器的相位误差为90度时,镜像抑制比为40dB。FM LPF是由RC元件组成的9阶有源滤波器,截止频率为300Khz,幅频特性等效于级联的常规陶瓷滤波器,可以对邻频衰减40dB以上。
脉冲计数鉴频器
常见的鉴频器都是利用调频波幅频或者相频斜率不为0的原理解调信号,这个斜率对应的就是我们熟悉的S曲线的直线段部分。脉冲计数鉴频器是将调频波限幅后,通过微分电路和单稳态多谐振荡电路讲调频波转换成调频脉冲,由于调频波是疏密相间的,瞬态频率高的脉冲数量就多,反之就少,所以通过低通滤波器后瞬态脉冲数量相当于被记录下来并提取出它的直流分量,因此就得到了不同幅度的电平,电平高低起伏是跟随调制信号有规律变化的,也就完成了信号解调。脉冲计数解调动态范围大,线性度好,利于集成,但是中心频率做不高,所以非常适合1129N的低中频场合。
立体声解调
立体声解调是常规锁相环方式,不同的是,由于调频的中频只有150Khz, 立体声信号副载波为38Khz,这些信号及其谐波在解调器内容易发生各种差拍干扰,因此在解调器输入端插入了四阶低通滤波器避免干扰发生,使得解调指标等同于其他常规芯片的水平。在实际应用电路中,索尼用只一只562精密电容与线圈并联形成VCO振荡。
为90年代初的独家黑科技,它的诞生显著减小了PCB规模与体积,装备它的诸多机型例如S50/53, S83/84等均大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