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由半导体行业观察整理自网络,如需转载,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近日,台积电前CEO蔡力行加盟清华紫光负责晶圆代工业务的传言方兴未艾,就传出了台积电的灵魂人物蒋尚义加盟中芯国际担任独董。这两件事从侧面证明了台湾在半导体方面人才的积累,更体现了大陆对人才和半导体的重视。
回顾中国大陆半导体的发展,其实有很多个台湾人功不可没:
张汝京:中国晶圆代工的开拓者
谈到晶圆代工,当以台湾的台积电的最为知名。而在中国大陆,要数中芯国际一步当先。而回溯中芯国际的发展史,与一个台湾人密不可分,那就是张汝京。对全球半导体业界来说,Morris Chang(张忠谋)、Robert Tsao(曹兴诚)和Richard Chang(张汝京)这三个英文名字,比中文还具震撼力。因为这三人分别建立了台积电、联电和中芯国际三大晶圆代工长。
大家都知道张忠谋的事业开展自美国,而张汝京同样是。
1977年,张汝京加入德州仪器担任工程师,这是当时美国最先进的半导体公司之一,IC发明人科比(Jack Kirby)也在此服务,而张忠谋当时是德州仪器半导体事业部副总裁,是业内名气最大的华人,与英特尔的传奇人物摩尔(Gordon Moore,摩尔定律发明者)和葛洛夫(Andrew Groove)都熟识。
1997年,是张汝京加入德州仪器第20年,也是他命运转折的一年。在此之前,他是德州仪器盖晶圆厂团队一员,曾率军到义大利、新加坡、泰国和台湾等地,帮德州仪器盖过10座晶圆厂,主要生产DRAM记忆芯片。
当日本业者在1980年代大举进军DRAM产业,一次同时开发三个世代产品,美国业者就到了强弩之末。到了1990年代,德州仪器虽仍不放弃DRAM,但获利却多来自收取技术权利金,而非销售DRAM。
1997年,德州仪器停止DRAM事业并出售手中海外合资厂股权,意味海外建厂计画也将停止。
盖厂经验丰富的张汝京在这一年离开,回到晶圆厂兴建仍旧频繁的台湾,在华邦电和中华开发资金支持下,成立世大半导体,成为台湾第三家晶圆代工业者。
在台积电和联电双雄夹击下,资金、技术、人才和产能都略逊的世大,被比喻为二军。笃信基督教的张汝京不以为意,努力屯田开垦,期待收获之日。更严格的试炼却在后面。
当联电宣布五合一案时,台积电也正苦于产能不足,世大刚建好两座八吋厂,就成了双雄觊觎目标。
在世大法人股东胡定吾作主下,世大在2000年以50亿美元卖给台积电,当时张汝京正好出差在外。
被迫接受事实的张汝京,选择寻找新战场,并在已逝世的前加大柏克来校长田长霖牵线下,有意在香港的数码港园区兴建晶圆厂,后因地价太贵而作罢。稍后,张汝京来到中国,并选择在上海市郊的张江,成立中芯,继续他的晶圆代工梦。距他在襁褓时离开中国,相隔已有50年。
在中芯4年搞起4座晶圆厂的速度背后,是张汝京异乎常人的宗教情操:笃信基督教的他,不单纯是把在中国盖晶圆代工厂这件事,当成生意而已,「就像传教士,他有一个中国半导体的宏伟梦想,他为这个梦想彻底献身,好像甚至牺牲性命都可以,」曾经在去年参观过上海中芯厂房,并与张汝京当面对谈的万宝投顾社长朱成志观察,「这个人不是为了赚钱才来作这件事,这最可怕。」
朱成志回忆,当时张汝京亲自出来作简报,完全不像科技大亨,没有笔挺光鲜的西装,就是一件衬衫再披上简陋的灰色毛衣,「完全不像半导体大厂的CEO,说是工厂作业员还比较像。」
更让他震惊的,是中芯会议室里面连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就是用三夹板拼凑起来的便宜货,会议室里面还有消防栓,「你到台积电的办公室看看,不是大理石地砖就是实木会议桌,但中芯这些人没有拿股东的钱在过好日子,战斗气息却旺盛得不得了,」他比喻,就像毛泽东当年在延安洞打游击一样,「穿草鞋的看起来是很土,但最后却打败穿皮鞋的,中芯确实有这样的机会,即使现在它还不够大。」
中芯建厂与量产的速度神快,为了吸引有经验的台湾人才,张汝京礼贤下士,除了丰厚的股票选择权,资深好手的薪资条件甚至比台积电更高;但除了物质报酬,「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参与创业的机会,如果中芯会变成中国大陆的TSMC(台积电),这种挑战一辈子只有一次,而且越早去越好,」一位目前仍在联电服务的经理人坦承。
与曹兴诚禁止四等亲同在联电工作不同,张汝京鼓励夫妻一起到中芯上班,希望塑造公司的家庭气氛。
早期加入中芯的员工都记得,张汝京常戴着安全帽巡视工地,在半夜两点到办公室问候加班同仁,而请客老是请一顿200块人民币(约800台币)的鱼头汤大餐,丝毫不讲排场。就连中芯用来接送员工的交通车,张汝京都只买二手车,甚至为省钱而买不同厂牌,造成维修不易,以至没有维修厂愿意和中芯签约,司机得自己学会修车。
张忠谋抽烟斗、听古典音乐、喜欢议论当代管理大师的思想著作,言行举止就像个半导体业界的资深教授;张汝京却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生活简单到没有其他元素,更像一个传播半导体福音的牧师。在管理风格上,前者治军严谨、谋定后动,被业界尊称为「教父」;后者平易近人、热情冲动,经由他筹建的晶圆厂已达18座,全世界无人能出其右。
后来因为一些事情,张汝京辞去了中芯国际的的职务,开拓了上海新昇半导体专攻硅晶圆业务,最后结果值得我们期待。
袁帝文:联发科手机芯片最高主管投身展讯
2015年3 月下旬,联发科技手机芯片部门前最高主管──袁帝文,被爆出当年2 月赴中国大陆紫光集团旗下子公司展讯担任资深副总裁,一场联发科和展讯的人才挖角战以及衍伸出的IC设计霸主之争,山雨欲来。
向袁帝文求证,他人就在展讯的上海总部、亲自证实,已于今年农历春节期间加入展讯,「目前在展讯担任资深副总裁的职务,主要负责市场、产品管理及品质相关工作。」
元大投顾台湾研发部主管暨副总经理张家麒认为,展讯早已对联发科形成威胁,因为过去联发科曾在2G 手机拥有高达九成市占,后来随着展讯势力版图扩张,联发科市占也一路下滑。
展讯站稳2G 手机IC 市场后,乘胜追击,有意再攻下联发科囊中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版图。过去不断频频向联发科研发人才招手,这次重金延揽联发科前研发大将袁帝文,产业界担忧袁帝文跳槽至展讯后,将协助展讯加快产品开发时程,冲击联发科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芯片市占。
袁帝文在联发科技术研发地位的重要性,可先从过去一路跟随的主管──联发科无线通讯部门前副总经理徐志强说起。
1999 年,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挖来徐志强,开始投入手机芯片研发,徐志强帮联发科打下2G 手机IC 市场江山,让联发科坐稳中国山寨机盟主。但也因在2G 手机市场战功彪炳,传言徐志强气焰太盛,甚至没有太把蔡明介放在眼中。
因此,外传徐志强在2009 年,从执行副总晋升为主管手机应用相关业务的第二事业部总经理,虽然该事业部占联发科高达7 成的营收贡献,但知情人士表示,其实是明升暗降,因为底下管理的人,从上千人变成不到10 人。徐志强因此也在10年离职,而接掌徐志强手机事业群总经理大位的,就是五年级生袁帝文。
不久后,袁帝文又转任董事长蔡明介特助,更接近权力核心。也因此,尽管袁帝文过去在联发科多半是负责2G 手机相关的研发工作,并没有参与安卓(Android)智能手机;
高启全:担起中国DRAM发展重任
华亚科前董事长高启全投奔紫光,担任长江存储的相关负责人,他或将担起中国大陆DRAM产业发展的大旗。
1989年,他与甫从硅谷返台的好朋友吴敏求,携手创立旺宏电子。
两人凑了8亿新台币资金,高启全特地请来1978年曾带领曹兴诚、曾繁城,到美国RCA受训的现任建邦创投董事长胡定华,出任旺宏董事长,还一一说服好几个英特尔老伙伴返台效力。旺宏那段从美国连根带回28个家庭的历史,至今仍是产业佳话。
但没人想得到,对于产品线是否应跨出存储的争执,让两个创业兄弟正面冲突。
1995年,旺宏正迈入营运高峰期,是非挥发性存储的要角之一,规模世界第九,并是台湾第一家在美国那斯达克(NASDAQ)挂牌的公司,高启全却与吴敏求分道扬镳。
黯然离开旺宏,高启全的人生,再度错过成功列车。
实力派,自然不寂寞。台塑集团这时正看好存储事业,董事长王永庆看好DARM市场成立南亚科技,一听到高启全离开旺宏,立刻邀他出任副总经理。
1996年,南亚科营收还是全台湾DRAM业者最后一名。不过,南亚科总经理连日昌与高启全领军冲锋,随后在DDR(倍数随机存取存储)一役中,南亚科大获全胜。
现今成为存储规格主流的DDR,不论性能、成本,都优于英特尔主导的Rambus 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规格,至今已成为全球电脑标准配备。小虾米南亚科的大胆选择,一举将公司规模推上全球前五大。
南亚科在营运起飞前,曾经年度亏损达100亿,甚至传出台塑高层受不了,决定出售的流言。高启全自己,有一段时间也走不出旺宏阴霾,消沉好些日子。
连串的逆境,高启全不以为苦。随着南亚科业绩好转,他的心境也洒入阳光,他口中说得轻松,「我就是很专心地做制造,做得很精。」
这个简单初衷,让他在华亚科技重返光荣。2002年,德国半导体大厂英飞凌(Infenion)与茂矽集团闹翻,在急需存储产能的情形下,英飞凌转投南亚科怀抱,协议各出资新台币180亿,由高启全主导成立华亚科。
这个台塑的「曾孙」公司,华亚科代工产出的DRAM颗粒,只要做得好,全部保证由南亚科与奇梦达(Qimonda,原英飞凌的存储部门,于今年4月独立)买回。
这次高启全转战紫光,据说因为以下三大原因。
第一、增资不成
他表示,早在20多年前,个性直来直往的高启全在旺宏担任执行副总时期,便勇于向当时的创业伙伴兼顶头老板──总经理吴敏求「据理力争」 ,最后不欢而散。高启全因此离开旺宏,加入南亚科。
而这回,让高启全再度「择良木而栖」的引爆点。不少业界人士指出,来自七月底南亚科临时喊停的现金增资案。高启全原本希望可以增资150亿至200亿元,以利转进20纳米制程,拉近与竞争者三星、海力士的距离。但因7月间南亚科股价大跌,而决定暂缓。
力晶科技执行长黄崇仁出席亚太电子商务会议时也表示,依他个人判断,高启全应是增资不成,觉得技术演进将出现停顿,「才选择新的CAREER。」
但为何选择投靠中国国营的紫光呢?
第二、三星拉大与美光差距
这就牵扯到全球DRAM业竞局的最新发展。「三星现在是遥遥领先,」黄崇仁说。
他表示,最新的iPhone6s里头的DRAM和Flash存储「都是三星的东西」。而且,南亚科和华亚科的技术来源──美光,与两年前收购的日本尔必达,技术整合进度延宕,造成美光与三星的技术差距拉大。这可能让高启全更感绝望。
高启全出身大稻埕,家族是开采煤矿的望族。他在台大化学系毕业后赴美留学。回台湾前最后一个工作是在英特尔。
他在1987年回台湾加入台积电,当过六吋厂长,1989年与吴敏求共同创立旺宏。
后来,他在台塑创办人王永庆长子王文洋筹设南亚科技,高启全被延揽担任执行副总经理。从此与台塑集团(南亚科)命运多舛的DRAM事业,紧紧的绑在一起。台塑集团先后跟日本、德国、美国企业合作取得DRAM技术来源,但日、德方先后退出,一直到今天跟美国美光合作。
连今天华亚科,在2004年是跟德国英飞凌合作成立,后来英飞凌收摊不做DRAM,台塑集团只好借贷109亿给美光,邀请美光来买奇梦达持有的华亚科技股权。形同,台塑出钱借美光换来合作。
为什么要这样,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在曾说,「头都洗了只能继续走下去,如果收掉南亚科,除了过去投资都打水漂,还要再拿出700亿元来赔。」
但这只是台塑集团与美光合作前的价码。到今天台塑集团金援南亚科、华亚科,总投入金额超过2千亿元,几乎接近半个六轻。但算起总帐,台塑DRAM事业走了20年仍是亏损。
也难怪,南亚科高层论起高启全出走的态度会是「乐观其成」,更在媒体访问时表示,高启全是为了「促进两岸与美国存储进一步合作」。
第三、争一口气
投入DRAM产业30多年高启全,虽被媒体封为「DRAM教父」,但在台湾DRAM业最风光的时候,他始终当人副手。当上华亚科、南亚科总经理,有了独当一面的机会时,DRAM却冠上「惨业」恶名。他的最大功绩,是协助台塑集团一次又一次在鬼门关之前救回南亚科、华亚科。
有个简短故事,可相当程度揣测他的心情。高启全大儿子娶了韩籍太太,2010年随太太从美国到韩国三星任职,他得知后大为紧张,深怕儿子与媳妇未告知三星他的身分。为避免可能的麻烦,他主动跟一位三星副总经理言明此事。
结果,对方竟说「我们没有把你们视为竞争对手」。
但这回,他将执掌中国官方全力支持的紫光集团DRAM事业的帅印。
手机、液晶面板事业都已深受红色供应链荼毒的三星电子,DRAM是硕果仅存的最后一只金鸡母,占了公司9成获利,再也损失不起。
从现在开始,高启全的一举一动,三星都会屏息观看,不敢大意。
蒋尚义:助力中芯国际起飞
台积电灵魂人物蒋尚义投奔中芯国际,这让产业界轰动。
蒋尚义现年70岁,1968年获台大电子工程学学士学位,1970年获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学硕士学位,1974年获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学博士学位。
蒋尚义毕业后曾在德州仪器和惠普工作,1997年担任台积电研发副总经理,之后曾担任台积电共同营运长,2013年退休后,曾担任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顾问2年。
中芯表示,依服务合约,蒋尚义有权获得4万美元的年度现金酬金,及18万7500可供认购普通股,和18万7500受限制股份。
尽管台积电官方表示,蒋尚义赴中芯担任独董,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已知情,并不会造成台积电技术外流等疑虑。但市场仍忧心,蒋尚义此次异动,多少还是会对中芯提高制程良率等生产瓶颈有所帮助。
「蒋爸」一度被市场认为是张忠谋的接班人之一,他在1997 年加入台积电,期间一度为了照顾年迈的父亲而申请退休,随后又被张忠谋延揽回台积电,可以看出张忠谋对他的重视。
蒋尚义在台积电间,将研发团队从400 人扩编到7600 人规模,培养成世界级的研发团队,研发经费也从数十亿元扩大到百亿元,堪称是台积电很重要的灵魂人物。
张忠谋曾称赞蒋尚义,认可他是将台积电水准「从二军拉到一军」的重要推手,也是掌管单一部门最久的副总级主管,
蒋尚义2009 年被张忠谋延揽回台积电,当时台积电正面临40 纳米良率不佳的压力,张忠谋重回台积电掌舵,并把「蒋爸」找回去,让当时低迷的台积电军心大振,士气明显提升。
蒋尚义也延揽林本坚等大将进入台积电,还有元件专家Carlos Diaz、邓端理等人,在这些强将带领下,台积电持续改善制程瓶颈,也让台积电制程研发水准从追赶阶段往前迈进。
2000 年台积电曾婉拒与IBM 在0.13 微米铜制程上的合作关系,IBM 是最具经验的公司,但蒋尚义决定拒绝,只因认为技术移转对台积电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效益有限,这个关键决定,让台积电的制程技术逐渐领先联电,并加快拉开。
蒋尚义二度退休后,仍担任台积电担任董事长顾问,希望能让台积电7 纳米制程技术做到最领先的地位,他也透露摩尔定律2020 年可能会有瓶颈,3 纳米制程也难突破,但台积电因蒋尚义的规划,早已准备好技术与产能,可望面对竞争者的压力。
蒋尚义此次赴中芯担任独立董事一职,外界揣测不断,不过台积电方面强调,担任董座并非掌管营运,因此相信蒋尚义不会做出伤害台积电的事情,但市场解读,蒋尚义仍可提供对制程与生产的了解,提升中芯生产技术良率等相关建议。
蒋尚义已在半导体业界资历40 年,1997 年加入台积电,2013 年退休,期间参与了CMOS、NMOS、Bipolar、DMOS、SOS、SOI、GaAs 激光、LED、电子束光刻、硅基太阳能电池等项目;在台积电负责布局0.25um、 0.18um、0.15um、0.13um、90nm、65nm、40nm、28nm、20nm 甚至到6nm FinFET 等关键节点之研发,使台积电产业地位从技术跟随者成为领先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蒋尚义曾经协助台积电解决40 纳米良率不佳的问题,同时也在0.13 微米制程发展上,拒绝了IBM 的技术合作提议,造就了之后与联电的技术差距。
另外还有南亚科退休副总施能煌、华亚科资深副总刘大维、联电资深副总经理陈正坤等一系列台湾产业界的高人加盟,还有传言的蔡力行,甚至据闻帮助三星14nm推进功不可没的梁孟松,都是中国半导体笼络的目标。一方面除了敬佩这些台湾人的深厚学识和积累外,另一方面,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推动国内半导体人才的建设和培养,也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关于转载】: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完整保留文章标题及内容,不得删改、添加内容绕开原创保护,且文章开头必须注明:转自“半导体行业观察icbank”微信公众号。谢谢合作!
【关于投稿】:欢迎半导体精英投稿,一经录用将署名刊登,红包重谢!来稿邮件请在标题标明“投稿”,并在稿件中注明姓名、电话、单位和职务。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MooreRen001或发邮件到 jyzhang@moore.re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