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孔的承载电流
PCB上的传输线铜箔,其厚度一般为1.2mil(30um)左右,而过孔内的铜箔厚度,一般都大于2mil,所以展开看,铜箔厚度大于传输线。
而传输线打过孔时,传输线宽度一定会小于过孔直径,所以过孔的铜箔宽度也会显著的大于传输线宽度。对传输线铜箔而言,厚度为35um时,20mil线宽可通过电流是1.35A。
因此,对于信号过孔,承载电流能力的瓶颈不在过孔上面,而是在传输线上面。
对于电源过孔,一般的经验是1A对应一个过孔(Via10,Via12),如果以更安全的角度来看,一个(Via10,Via12)的过孔通过电流600mA是绝对安全的,一个(Via20)的过孔通过电流1A是绝对安全的。
二.过孔的寄生电容
过孔本身存在着对地的寄生电容,如果已知过孔在铺地层上的隔离孔直径为
D2,过孔焊盘的直径为D1,PCB板的厚度为H,板基材介电常数为ε,则:
过孔的寄生电容大小
公式为:(
近似
)
C=1.41εHD1/(D2-D1)
其中参数的单位是(H:inch, D1/D2:inch, 计算结果单位pF)
寄生电容引起的信号上升时间变量值公式:
T(10%-90%) =2.2C(Z0/2)
计算结果为ps.
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过孔的寄生电容与过孔内径无关,与板厚成正比,与过孔外径成正比。也就是说,过孔外径越大,寄生电容越大;板厚越大,寄生电容越大;与地层的绝缘距离设的越大,寄生电容越小。
过孔的寄生电容会给电路造成的主要影响是延长了信号的上升时间,降低了电路的速度。举例来说,对于一块厚度为
50mil的PCB板,如果使用内径为10mil,焊盘直径为20mil的过孔,焊盘与地铺铜区的距离为32mil,则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公式近似算出过孔的寄生电容大致是:C=1.41x4.4x0.050x0.020/(0.032-0.020)=0.517pF,这部分电容引起的上升时间变化量为:T10-90=2.2C(Z0/2)=2.2x0.517x(55/2)=31.28ps 。从这些数值可以看出,尽管单个过孔的寄生电容引起的上升延变缓的效用不是很明显,但是如果走线中多次使用过孔进行层间的切换,设计者还是要慎重考虑的。
板厚,过孔尺寸(
ε=4.2
)
|
过孔的寄生电容C
|
板厚1.6mm(63mil),Via外径20mil,绝缘直径30mil
|
0.746pF
|
板厚1.6mm(63mil),Via外径30mil,绝缘直径40mil
|
1.12pF
|
板厚0.8mm(31mil),Via外径20mil,绝缘直径30mil
|
0.373pF
|
板厚1.6mm(63mil),Via外径30mil,绝缘直径40mil
|
1.12pF
|
表2.1
典型过孔的寄生电容
三.过孔的寄生电感
过孔存在寄生电容的同时也存在着寄生电感,在高速数字电路的设计中,过孔的寄生电感带来的危害往往大于寄生电容的影响。它的寄生串联电感会削弱旁路电容的贡献,减弱整个电源系统的滤波效用。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简单地计算一个过孔近似的寄生电感:
L=5.08H[ln(4H/d)+1]
其中
L指过孔的电感
(单位nH
),H是过孔的长度(对通孔就是板的厚度,单位inch)
,
d是中心钻孔的直径(即过孔的内径,单位inch)。
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过孔的直径对电感的影响较小,而对电感影响最大的是过孔的长度。过孔长度越大,寄生电感越大;过孔内径越小,寄生电感越大。
板厚,过孔尺寸
|
过孔的寄生电感L
|
板厚1.6mm(63mil),Via内径12mil
|
1.29nH
|
板厚1.6mm(63mil),Via内径20mil
|
1.13nH
|
板厚0.8mm(31mil),Via内径12mil
|
0.525nH
|
表3.1
典型过孔的寄生电感
如果信号的上升时间是
1ns,那么其等效阻抗大小为:XL=πL/T(10-90)=3.19Ω。这样的阻抗在有高频电流的通过已经不能够被忽略。
特别要注意,旁路电容在连接电源层和地层的时候需要通过两个过孔,这样过孔的寄生电感就会成倍增加。
板厚减小,过孔的寄生电容、寄生电感都会近似成比例减小。
过孔内/外径越小,寄生电容越小,但寄生电感会略微增加。因此,对于高速信号,应该选用小过孔。但孔尺寸的减小同时带来了成本的增加,而且过孔的尺寸不可能无限制的减小,它受到钻孔
(drill)和电镀(plating)等工艺技术的限制:孔越小,钻孔加工工艺越难,需花费的时间越长,也越容易偏离中心位置;且当孔的深度超过钻孔直径的6倍时,就无法保证孔壁能均匀镀铜。比如,现在正常的一块6层PCB板的厚度(通孔深度)为50Mil左右,所以一般PCB厂家能提供的钻孔直径最小只能达到8Mil。
建议普通设计中过孔不能小于8mil/18mil,通常可以选用12mil/20mil。
C=1.41εHD1/(D2-D1)
pF,
L=5.08H[ln(4H/d)+1] nH.
|
C(pF)
|
延时
|
L(pF)
|
延时
|
总体影响
|
|
基材介质
ε(4.2)
|
正比
|
|
---
|
|
|
|
板厚H(Inch)
|
正比
|
|
正比(大)
|
|
|
|
Via内径直径d (Inch)
|
---
|
|
反比(小)
|
|
|
|
Via外径直径D1 (Inch)
|
正比(小)
|
|
---
|
|
|
|
Via反焊盘直径D2 (Inch)
|
反比
|
|
---
|
|
|
|
8/16/40
|
0.8mm
|
0.72pF
|
|
0.60pF
|
|
|
|
1.0mm
|
|
|
|
|
|
|
1.2mm
|
|
|
|
|
|
|
1.6mm
|
1.43pF
|
|
1.43nH
|
|
|
|
2.0mm
|
|
|
|
|
|
|
2.5mm
|
|
|
|
|
|
|
3.0mm
|
2.69pF
|
|
3.04nH
|
|
|
10/18/40
|
0.8mm
|
0.74pF
|
|
0.56nH
|
|
|
|
1.0mm
|
|
|
|
|
|
|
1.2mm
|
|
|
|
|
|
|
1.6mm
|
1.48pF
|
|
1.35nH
|
|
|
|
2.0mm
|
|
|
|
|
|
|
2.5mm
|
|
|
|
|
|
|
3.0mm
|
2.77pF
|
|
2.91nH
|
|
|
四.过孔对高速信号的影响
寄生电容的影响
寄生电感的影响
过孔引起的Stub问题
过孔本身长度引起的走线长度变化
文章来源于:PCB电路板之家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