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12日报道,日本东芝公司宣布12月20日从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
报道称,东芝公司周四表示,将于11月22日召开特别股东大会,批准其股票合并,该公司将于12月20日从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
就在上个月,东芝宣布私募股权公司 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JIP)成功完成 2 万亿日元(134 亿美元)的要约收购。
东芝社长岛田太郎在要约收购成立后发表评论:“能得到众多股东对我公司想法的理解,深表感谢”。他还表达决心称,为提升企业价值,将在新股东的支持下朝着崭新的未来迈出一大步。
2021年,曾有欧洲企业提出收购东芝的设想,但遭到东芝内部反对。直到这次,收购才基本尘埃落定。
成立于1875年的东芝在日本商业史上的地位不可小觑,曾是日本科技实力的象征,与夏普、松下一度被外界称为日本“白电三巨头”。即使放眼全球,东芝也是最知名的综合性跨国企业之一,其鼎盛时期业务范围覆盖制造、电子、电气、金融、机械等多个领域,市场占有率均居全球前列。
东芝曾推出很多划时代的产品,如电视机、录像机、磁带录音机等,这些产品畅销全球,在国际市场上有很高声誉。
市场认可也造成就了东芝较高的营收,在疫情前2019年,东芝营收高达5.7万亿日元。净利润也达到了2.2万亿日元,折算成人民币约达上千亿元。
然而,东芝从2015年曝出会计丑闻之后,经营状况恶化,一度陷入资不抵债的局面,并陆续出售了医疗、白色家电、笔记本电脑等业务。同时,在美国的核电业务又出现巨额亏损,加之管理层多次调整,经营局面陷入混乱。2017年,东芝为化解资不抵债困境引入外部资金,增资6000亿日元(310亿元人民币),避免了退市。自从东芝陷入财务危机后,这块“肥肉”就被国际财团觊觎上了。
比如,美国私募股权贝恩资本、全球私募巨头黑石集团、欧洲私募股权投资公司CVC等等,都曾参与过对东芝的竞购。其中,欧洲CVC是典型代表,2021年,欧洲CVC提出以200亿美元天价收购东芝,但此举遭到东芝内部的反对,最终收购提议以失败告终。
值得一提的是,两年前200亿美元的价格未能成功,如今,134亿美元的价格却同意了收购,一定程度上而言,和自身的综合价值相比,东芝无异于选择了“贱卖”。
财报显示,2022年4-12月,东芝销售额为2.3万亿日元(约合173亿美元),净利润为840亿日元(约合6.3亿美元),员工人数超11.6万。
关于东芝的败局,很多分析人士指出是日本制造的缩影。事实上,日本家电行业近年来整体状况不佳,日立公司也曾出现巨大亏损,和东芝不一样的是日立并没有困守于当下的处境,而是当机立断,压缩产能,果断剥离亏损的家电部门。相反,东芝公司却对电视机、洗衣机、个人电脑这些传统家电业务千般不舍、万般不弃,最终失去了业务结构转型的大好机会。
作为消费品品牌,索尼尽管没有了过去的风光,但作为产业链上游的高价值部件商,索尼的地位依旧无法撼动。2017年,《时代周刊》评选出全球十佳科技产品,让人倍感意外的是任天堂的Switch竟然打败了iPhone X排名第一,成为日本新一代制造业的代表。
自1970年以来,日本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而日本企业也总是马不停蹄地去创新、去变革、去适应,在危机中突围转型、寻求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