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_ad(“doc_pip”);
VR是近两年最火爆的科技概念相信没人反对,但是2016年还未过完,相传这个行业的寒冬已经到来了。首先是体量小的初创型企业爆出裁员、欠薪等负面新闻,同时还有一些完全概念炒作的空壳公司,为了吸引投资和上市,过度包装、数据作假,最终败露,上演“卷包会”,如近期受到关注的汉恩互联董事长袁帆被爆欠债7亿元跑路,而公司VR业务其实一直只有一名员工在操作打理等等。
从2015年到今天,中国VR产业的企业数量从200多家爆发式增长到1600多家,近一年国内VR产业投资案例超过140个,涉及金额40亿元以上。看似仍然火爆的表象遮掩不了实际上投资数量和金额都在快速下降的事实。VR概念在中国从受到资本疯狂追捧,到时下投资者纷纷撤离,时间不超过两年。短寿的命运让不少对此进行了投入的“资本”很受伤,但是从O2O、智能硬件到VR以及新一轮技术方向AR,在所有人眼中极具市场潜力的科技噱头一到了中国市场,马上就会变为资本与创业者们投机的方向,不成熟的技术和产品方案瞬间成为能在未来改变世界的“力量”。
几十元的智能穿戴设备成为典型的中国化“高科技”品类
当然有些声音会说是因为用户接受程度还不高,整套系统不成熟尤其是软件和硬件发展速度脱节,巨头齐齐入场抢占了太多机会等等,但归根到底,倒下的VR企业与投资者们还是输给了舍本逐末的投机主义。今天我们这么说,不想讨论VR的未来是否还存在“VR内容机会”、“移动VR机遇”或“VR核心突破”的事情,而想和大家聊聊到底什么样的人才适合投资中国的“高科技”。
·此处提到中国的“高科技”是指具备蓝海前景,但硬件或软件门槛较低,中国中小科技企业或创业型企业有机会参与的新兴科技市场。
·真正懂得技术及行业的人
对VR进行投入却最终失败的“资本”中,有不少是来自银行、能源等国资背景,这种投入的判断极少来自对行业、技术、产品的认知,而理由往往是卖方企业资质或下游资源。对市场、产品、技术没有了解,盲目投入是胡来,反观中国成功的科技企业中,多数是对自有产品的技术潮流,产业环节,发展趋势洞若光火的顶尖技术流。这样的人对行业趋势把握准确,对卖方企业看得通透,投资、创业往往胸有成竹。
完整VR解决方案中,软件系统占比更高,这也是国内VR企业的软肋
·真正懂得资本及操作的人
目前,中国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已超52万亿人民币,如此巨大的资本规模对于任何一个站在风口的机遇都会表现出强大的冲动,VR就是其中之一。而面对比比皆是的投资失败案例,对于资本的投入,我们认为仍然需要头脑先行,懂得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并熟练掌握基本的获利章程,也许能够让大多数投资者在像VR一样的中国“高科技”市场中更好的规避风险,及时逃离。
·钱多到找不到地方花的人
还有一类投资者既不太了解VR技术和市场,也不曾关注VR市场走势和调研数据,简单认为概念火爆必能跟风渔利,这大概和所有看到VR势起,盲目投机者的心态趋同,但之间的差距就是有些人投入只是“小赌怡情”,而有些人要算“成功成仁”了。
·中国高科技一般人看不懂
VR时下在全球市场已经产生了2B和2C的区格,由于买方市场的目标功能和需求规模存在巨大差异,所以VR在商用市场上如鱼得水,快速形成基于游戏、零售、制造、设计等等应用环境的蓝海空间,但这块大蛋糕被已有较深技术积累,形成方案壁垒的行业巨头们把持;而2C消费级市场中,功能、规格、形态、定位纷乱如麻,走一圈深圳华强北,您能看到成本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的丰富VR眼镜、VR盒子解决方案,高配VR一体机的成本也相当亲民,但是它们很难让你想起“体验”两个字。
中国高科技市场:PS一下,一款新VR头显就诞生了
中国有全世界包容性最强的市场和消费者,它们给予规格参差不齐,品质天差地别的产品相同的生存机会,而过度的挥霍这种包容性,只想通过投机海捞一笔的浮躁态度,只会毁掉人们对中国“高科技”的美好理解。
向作者提问标签:LED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