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确定的目标定位是:建成经济高速发展的承载区、能源经济低碳化转型的先行区、绿色低碳循环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在氢能领域,通知提出:以建设“绿色锂都”为契机,强化招商引资,培育绿氢绿氨绿醇、风光氢储装备制造等基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新增长极,打造“用新能源制造新能源”集中承载区。
通知确定了发展氢能的时间表。到2030年,发展电动车、氢燃料汽车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示范推广氢能冶金、CCUS、电弧炉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推进碳排放双控建设。
为了提高新能源消纳,通知还提出:“提升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开展新能源与战略性高精尖装备制造项目合作,促进新能源产业链集群消纳新能源。打造蒙东地区绿氢、绿氨生产基地,建设风光储制氢氨一体化项目,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绿电—绿氢—绿氨—下游产品产业链。大力推进风电、光伏开发建设力度,持续提高电力系统总体接纳新能源的能力,不断增加配电网接纳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研究制定支持高耗能项目绿电替代的政策措施,采取绿电直供、绿电交易等方式,开展高耗能用电负荷绿电替代,提高高耗能企业绿电消纳比例。推动工业用能电气化,加快推进电能替代,在冶金、铸造等行业推广使用电锅炉、电窑炉、电加热等技术,开展高温热泵、大功率电热储能锅炉等电能替代,推进“电能替代+综合能源服务”,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到2025年园区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
在推进重点行业碳减排的过程中,通知提出:“统筹用好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不同能源品种,积极构建电、热、氢、气等多能高效互补的工业用能结构;”
在推进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的过程中,通知强调:“加快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新能源制氢、加氢、储氢装备制造企业和燃料电池研发生产企业,到2030年氢能产业初具规模,构建“制储运用研一体化”的氢能产业链;强化能源、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耦合发展,推动产业循环链接;建设一批“产业协同”、“以化固碳”示范项目。”
在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知要求:“加快天然气管道基础网络建设,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加速散煤替代,探索输气管道掺氢输送等高效输氢方式。设计和优化园区蒸汽供热线路,配套建设相应管网,加大园区蒸汽集中供应。”
在发展低碳交通方面,通知明确:“完善集中充、换电站和加氢站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持续推进氢燃料货运车辆的示范试点及推广应用。鼓励园区内企业物流车、叉车开展氢燃料电池和电力替换。”
在发展氢能技术方面,通知强调:“开展风光氢一体化高效制氢技术攻关,对氢气制取、储运、氢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燃料电池整车关键技术等集中攻坚。”
在氢能项目建设领域,通知提出:“积极承接国家产业转移,聚焦风电装备、太阳能装备、氢能装备、储能装备、输电装备、用电装备等电力装备领域,加速发展清洁低碳发电装备,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计划实施绿氢生产供应与消纳重点项目5个,总投资227.90亿元。重点实施风光制氢、绿氢冶金、绿氢交通、绿氢化工—绿氨、绿氢化工—绿醇等绿氢生产、供应与利用工程,打造区域氢能生产及应用“样板间”,率先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形成氢能产业高地。具体实施以下子工程:
1.绿氢工程。重点实施以中水为水源的绿电制氢工程,建设高新区总计40万吨/年的电解水制氢装置,进行绿氢的制备、提纯,搭建园区“氢岛”,配套建设储氢罐,采用管网输配方式,推动园区冶金、交通、工业(甲醇、液氨)等用能终端的能源消费转型和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发展。下游密切关联合成氨、氢燃料电池、加氢站、精细化工氢化反应相关产业链项目,开展绿色制合成氨、氢燃料电池重卡制造等示范项目,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绿电—绿氢—绿氨—下游产品产业链,推进零碳能源的转化和利用。
2.绿氢—冶金工程。园区实施氢冶金试点应用,以远联钢铁为试点应用场景,采用氢基竖炉直接还原铁进行氢冶金,2030年前按照20万吨规模进行氢冶金示范,建立中试示范项目,对大规模氢冶金的可行性进行试点,力争每年节约CO2?13.6万吨,同时SO2、NOx、烟粉尘排放分别减少30%、70%和80%以上。
3.绿氢交通工程。建设高新区绿氢交通工程,以矿区“短途倒运”和城际物流为应用场景,通过市场化运作打造氢能运力运营平台,实施燃料电池重卡运输示范,探索氢能物流商业模式,计划到2025年,建设加氢站2座,推广燃料电池重卡50台以上;到2030年建设加氢站10座,推广重卡300台以上,力争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2万吨左右。
4.绿氢制绿氨工程。重点实施152万吨/年零碳氢氨项目,利用绿电制氢为原料制备的液氨产品,应用于园区内的伊品生物等用氨企业,通过碳足迹的角度替代煤制氨,力争每年减少CO2排放600万吨。
5.绿氢制绿醇工程。重点实施高新区万吨液态阳光甲醇示范工程,通过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电解制取绿氢与碳捕集二氧化碳生产绿甲醇,先行万吨示范,推动绿醇在交通领域的场景应用,力争每年减少CO2排放3.5万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