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通常情况下,大家可能会觉得睡眠与驾驶之间,除了疲劳驾驶似乎没有太大关联(车内“大床房”并非直接关系)。但实际上,还真有专家在研究睡眠质量与驾驶表现之间的关联。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著名睡眠专家、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教授Matthew Walker博士,援引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的数据:美国每年大约有10万起因为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因此造成了大约7.1万人的伤亡和超过125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假设你搭乘出租车,面前的两辆出租车分别由一名睡眠不足的司机和一名精神饱满的司机驾驶,你会选择哪一辆?” 按照当前中国国内交通法规,目前的疲劳驾驶定义为“连续4小时驾驶”。而Matthew Walker博士则提到美国汽车协会交通安全基金会((AAA Foundation for Traffic Safety)一项研究,与一天睡眠时间至少拥有7小时的驾驶员相比,睡眠时间与交通事故风险关系表现为:睡眠时间6—7小时的驾驶员,事故率增加1.3倍;5—6小时睡眠时间的驾驶员,事故率增加1.9倍;4—5小时事故率增加4.3倍;低于4小时睡眠的驾驶员,事故率增加11.5倍。
可以看到,这项研究成果表明,睡眠不足7小时的驾驶员,事故率几乎成倍增加。这也是汽车浏小编经常在网友群里提到“尽量避免开夜车”的原因之一。当然,其实按照当下国内网约车和出租车司机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司机实际很难确保超过7小时的睡眠时间。
这项看似没多大作用但其实能救命的研究,被日产汽车衍生为“脑控车(Brain-to-Vehicle,简称B2V)技术”,日产汽车通过Formula E车队以及与非职业车手的合作,采用创新方法借助对大脑的刺激,来提高车手的专注力、反应时间和决策能力——所以赛车运动成本很高,也不是没有道理。
日产汽车用户体验创新高级经理、主导“脑控车”技术研究的Lucian Gheorghe博士,也提到了睡眠质量与驾驶表现之间的关系,通过脑控车技术专项研究,Lucian Gheorghe博士发现参与测试者的执行速度和赛道学习速度平均提高了50%,同时他们的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所以,“驾驶”是一种“熟练工”,“脑控车技术”研究同时发现,和肌肉训练一样,大脑其实也需要进行训练,“反复执行相同的任务,会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特定的路径,并提升我们的认知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程度。”
当然,并非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参与到这项“脑控车技术”当中,但研究实际上确定了两大原则:其一是提高睡眠质量,其二是反复训练能够提升驾驶水平。
与赛车相配套的这项“脑控车技术”,同时也是为了研究改善驾驶员认知表现,以提高道路安全。甚至日产汽车还在计划在未来,旗下经销店不仅提供车辆维护服务,还将为客户提供高效的大脑训练计划,以便让客户成为更为出色的驾驶员,同时提高客户的睡眠质量。(不知道以后东风日产的4S店会不会提供床铺……)
当然,在日产4S店开展此项服务之前,日产汽车其实也已经在车内配置了相应的系统IDA疲劳智能预警系统(Intelligent Driver Alertness,I-DA),这套系统检测到驾驶员出现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会发出警告。
就目前来看,很多车型也都配备了类似的驾驶疲劳监测系统,实际操作来看,监测系统的提示相对温和,不会对驾驶造成实质性的干预,所以睡眠质量好不好,以及系统提示需要休息时,最终把握安全的还是驾驶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