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迎接智能驾驶大时代

发布时间:2024-02-05  

1、 步入汽车智能化下半场,智能驾驶大时代即将来临


汽车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变革之下半场,智能驾驶大时代即将来临。


汽车行业正处于变革时代,过去十年属于汽车电动化的上半场,2016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 1.6%,而在 2023 年上半年已经增至 32.4%;随着时间的推进,这场变革也逐渐步入以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为代表的汽车智能化下半场,带来的是出行体验的变革。智能驾驶是汽车智能化表现最明显、技术最集中的领域之一,消费者对其接受度与认可度正不断提高;同时汽车厂商也相继发力布局智能驾驶,智能驾驶在产品竞争力中的权重也在不断提高,供需两方形成合力,智能驾驶的渗透率有望快速增长。


1.1、 用户认可度不断增加,智驾功能成为购车关键要素


自动驾驶带来驾驶体验提升和主动安全性能的提升,进一步面向普通消费者需 求。


自动驾驶功能的出现一方面可以将驾驶员从驾驶行为中解放出来,带来极致的驾乘体验;另一方面由于自动驾驶拥有强大的传感器和高算力的控制器,车变得更加“聪慧”,无疑提升了整车的主动安全性能。根据特斯拉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支持 FSD Beta 的车型中,车辆平均行驶 320 万英里才会发生一次碰撞事故,而美国司机平均行驶 50 万英里就会发生一次碰撞事故,自动驾驶系统能够时刻保持高专注,或将大幅提升整车的主动安全性能。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安全是所有购买汽车用户的共同需求,自动驾驶功能将进一步成为所有消费者的刚需。


智能驾驶功能向城区场景演进,消费者能够真正感受到自动驾驶带来的便利。 


小鹏汽车在 G6 发布会上表示,智能辅助驾驶存在有硬件没软件、有功能没体验、有高速没城市等问题。消费者日常驾驶过程中,城市驾驶里程占总驾驶里程的 70%左右,城市道路驾驶时长占比更高达 90%,进城成为自动驾驶的目标。当前自动驾驶正快速迭代,从基础的 L1、L2 功能到高速 NOA 再到城市 NOA,功能提升,处理的场景日益复杂。城市 NOA 等智能驾驶功能逐步落地意味着自动驾驶有机会迈入千家万户,消费者对其能够产生最明显的直观感受,从而点燃消费者的热情,彻底改变消费者购车决策的参考因素。


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功能认知度显著提升,智驾车型销量冲击新高。


消费者对于智能驾驶功能的认可度与接受度与日俱增,表现为搭载智能驾驶功能的车型屡出爆款,消费者正“用脚投票”。爆款车型通常具有较强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化性能,如问 界 M7,小鹏 G6、G9 等,其中能够实现高阶智驾功能的版本比不能实现的版本通常贵数万元(如小鹏 G6/G9 Max 和 Pro 版分别价差 2/2.6 万元,问界 M7 Max 和 Plus 版价差 2.5 万元),而消费者仍对价格较高的智驾版本车型报以较大热情,可以看到自驾能力领先玩家订单中,智驾版本选购比例较高。


小鹏 G6 预定订单超过 3.5 万台,其中 MAX 版预定比例超过 70%,上市 48 小时大定超过 2.5 万单,意向金客户到大定客户总体转化率超 60%;新款小鹏 G9 上市 15 天大定超过 1.5 万台,其中选购 Max 版本用户占比超过 80%,一线城市 Max 订单占比接近 90%; 


新款问界 M7 改款自发布至 2023 年 11 月 27 日,累计大定超 10 万台,而在 10 月 7 日 Max 版本订单占比就已超过 60%,ADS 高阶包选装率更高达 70%; 


宝骏在门店开放试驾后 10 月上海地区云朵的订单比例中,灵犀智驾版比例超过 70%。新势力车企的销量持续创新高,与新势力车企较强的智能化表现密不可分。智驾功能能够有效拉动销量,充分表明消费者对智驾功能的认可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准,逐步成为消费者选车的重要参考因素。


1.2、 智驾功能成竞争焦点,软件付费模式有望成为现实


1.2.1、 车企相继布局高阶智驾,功能渗透率持续提升


国内诸多车企将高阶智驾功能提上日程,新车智驾功能的配置率明显提升。


2023 年,智驾功能渗透率不断增长。根据高工智能汽车数据,2023 年 1-5 月中国市场前装标配 L2(含 L2+)渗透率为 33.85%,而在2021年1-11月仅为 18.61%;价格方面, L2 级别功能配置车型均价亦不断下探,从 2018 年的 33.61 万下降至 2022 年的 25.15 万元。


城市 NOA 等高阶智驾功能也正集中落地,诸多主机厂推出高阶智驾功能产品 和方案。2023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前装NOA交付新车20.94万辆,同比增长108.98%,配置车型超过 50 款,选装配置车型为 38.62 万辆,而 2022 年 NOA 市场渗透率还不 足 2%。目前 NOA 标配新车交付均价在 36.75 万元,相比 2022 年下降 2.11 万元,价位分布区间下移,一方面是技术成熟带来成本下降,能够搭载更多车型;另一方面是高阶智驾功能成为汽车技术营销的重要抓手,未来有望向下持续渗透,搭载车辆将持续增长。未来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有望成为新车标配。


1.2.2、 特斯拉 FSD 用户数快速增长,有望在北美以外地区落地


FSD 用户数快速增长,国内有望复制特斯拉路径。


FSD 北美用户数量以及累计行驶里程数均呈现加速上涨态势,截至 2023 年 3 月,FSD 拥有超过 40 万用户,并有望进一步提升。结合北美特斯拉的现有保有量来看,特斯拉 FSD 自从向大部分客户开放后渗透率实现快速增长并达到较高水平,FSD的行驶里程数也在加速增长, 2023Q1 为 1.5 亿英里,2023 年 Q3 时已增长至超过 5 亿英里,FSD 的整体使用量在快速提升。2024 年,随着国内玩家城市辅助驾驶功能的逐步落地,有望复制特斯拉海外用户渗透进程,无论用户数量还是功能本身的使用频次预计都将实现快速增长。


FSD 有望在北美以外地区落地,带动全行业渗透率提升。


特斯拉 Model S、Model X、Model 3、Model Y 车型在国内均有销售,其中车载硬件已基本实现本土化生产。特斯拉表示 FSD 功能的激活与使用需要数十亿英里的行驶里程的论证以达到远超人类驾驶员的可靠性,同时还依赖行政审批。如果特斯拉可以完成本土功能的适配和审批,将带动国内产业进一步加速发展。此外马斯克也曾在推特上表示,特斯拉将推出一款入门级的电动车,成本约为 15 万人民币,而特斯拉所有的车型都标配 FSD 软硬件,因此也有望进一步让 FSD 功能下沉,带动智驾功能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1.2.3、自动驾驶软件付费模式有望成为现实


软件付费有望成为现实,有望打造全新商业模式。


当前高阶智驾功能的使用有不同的付费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买断制与订阅制,如特斯拉在海外的 FSD 收费模式有按月订阅式和一次性买断式,其海外全系车型均可订阅,尽管价格较高但用户仍络绎不绝;国内车企亦在硬件允许车型上纷纷推出可收费的自动驾驶功能。自动驾驶功能的特点之一是,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多其边际成本会趋于零,打造出好用、安全的自动驾驶产品并将之推广向更广的地域与更多的用户,将成为用户为自动驾驶功能进行软件付费的商业模式实现的前提。

2、 智驾技术路线明朗,提效降本成为主线


2.1、 车企发力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实现路线清晰化


城市路况复杂,城市道路辅助驾驶对技术和工程化落地能力要求高。


对用户而言,其渴望随时都能使用的自动驾驶,特别是日常驾驶过程中大部分的场景在城市范围中的用户,城市道路自动驾驶是关键加分项;对厂商而言,能够先行将城市自动驾驶产品推出,是在即将到来的智驾落地潮流中取得优势的重要布局,能够通过先发优势占领用户心智。而城市道路路网庞大,路况复杂,长尾场景众多,对算法提出了严峻考验。根据小鹏汽车数据,城市 NGP 的代码量是高速 NGP 的 6 倍,感知模型数量是高速 NGP 的 4 倍,预测/规划/控制相关代码量则提升至 88 倍。


车企自动驾驶技术和功能演进路线收敛。


早期车企致力于实现高速辅助驾驶,高速路况相对简单,道路长度相对有限,采用高精度地图可完美实现功能落地;当 前车企致力于实现城市级别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存在鲜度不够、成本较高的问题, 因此“重感知,轻地图”的方案逐步成为市场主流,BEV+Transformer+占用网络的 算法形式即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远期要想真正实现自动驾驶,或许需要算法进一 步的迭代,而大语言模型以及端到端的自动驾驶或许将成为终极解决方案。


实现城市自动驾驶辅助需要解决诸多长尾场景,通勤模式成为完美过渡。


通勤模式又称为记忆行车模式,是通过限定固定路线以及多次采集道路数据等方式而实现的简化的城市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其优势为:①限制自动驾驶功能运行范围,降 低长尾问题的出现概率;②为自动驾驶提供可供参考的路线,降低系统自身推理的难度;③覆盖消费者所经常行驶的路线,给消费者带来良好体验。多个通勤路线拼接融合,最终覆盖城市内全域道路,实现城市全区域的自动驾驶。目前诸多车企采取了类似的功能推进路线,而在趋同的演进路线下,快速实现数据收集、算法优化、模型迭代成为整车厂之间竞争的核心,数据闭环与数据驱动能力成为整车厂布局自 动驾驶的必修课。


2.2、 智驾功能车型价格下探,车企打响性价比之战


技术不仅带来功能升级,也带来成本下降,自驾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无论是自动驾驶方案提供商还是整车厂,扩大产品的规模是第一追求。随着自动驾驶实现路线的明晰,一方面数据采集、算法训练探索成本大大减少,并且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多,固定投入均摊后单位成本也逐步下降;另一方面先进的算法能力能够减少对过冗余传感器的依赖,通过减少传感硬件的使用降低整车 BOM 成本。技术的演进使得搭载自动驾驶功能车型的价格正不断下降,能够真正意义上惠及大众,迎来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智驾能力领先公司已经逐步开启智驾性价比之战。


华为:传感器方面,在 ADS 1.0 基础上,华为对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ADS 2.0 的传感器数量做减法优化,核心是华为智能驾驶大模型算法能力的持续提升。ADS 2.0 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拥有 27 个感知硬件,对比 ADS1.0,ADS2.0 保持了 12 颗超声波 雷达数量不变,而激光雷达减少 2 颗、毫米波雷达减少 3 颗,摄像头数量减少了 2 个。背后反映的是算法的处理能力增强,在感知环节能够以更少的传感器做到更安 全的感知。计算平台方面,华为 MDC 平台针对自研算法进行优化,能够复用到不同 车型。


小鹏:传感器方面,小鹏最新推出的旗舰 MPV 小鹏 X9 将去掉车灯附近的两个 前向激光雷达,进而实现降本。在训练成本方面,轻地图方案让 XNGP 的开城速度 是原来的 20 倍,研发投入仅为之前的十分之一。在车辆架构方面,小鹏的 XEEA 3.5 架构搭载行业首个舱驾融合车载计算中心,成本将降低40%,性能提升50%。


大疆:大疆认为 L2+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成本占比的上界是 5%,代表消费者愿意为缓解驾驶疲劳支付的溢价,而下界是 3%,代表为保证智能驾驶系统可用性而需要配置的传感器、芯片等基本成本。3%的下界已经可以提供行泊一体系统、各种高分辨率传感器,并且保证软件端有足够的利润,而 5%的上界则可以搭载激光雷达等成本更高的硬件。 


长城:毫末智行在毫末 AI DAY 上发布了三款智能辅助驾驶产品,分别实现高速无图 NOH、城市记忆行车泊车、城市全场景无图 NOH,价格分别为 3000、5000 和 8000 元级。


2023 年以来,带有智驾功能的车型价格日益下探,一批优秀的智能化车型性价 比凸显。这无疑将让智驾功能的渗透率实现进一步快速提升。

3、 华为入局激发行业活力,赋能车企助力智驾升级


3.1、 华为体系化能力出众,多种模式赋能车企


华为通过零部件供应、解决方案、鸿蒙智行三大模式赋能车企。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成立于 2019 年,致力于将公司的 ICT 技术优势延伸到智能汽车产业,提供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向车企客户和行业合作伙伴提供服务,助力汽车产业的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升级。根据 2022 年华为年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累计投入已达 30 亿美元,研发团队达到 7000 人规模。华为与汽车厂商合作具有三种形式。


(1)零部件供应模式:华为作为供应商为车企提供单独的零件,其中零部件包括电机、激光雷达、MDC 计算平台等 30 多款零部件,华为对整车制造的参 与度较低;


(2)HI 模式:华为向车企提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五个核心解决方案,车厂设计定义产品同时负责产品的销售营销;


(3) 鸿蒙智行模式:利用华为过去三十多年在 ICT 领域的智能汽车增量零部件产品、技术解决方案以及华为终端过去十多年消费者业务积累的质量管控、销售服务、品牌营销等优秀经验,深度赋能合作伙伴。


三大模式层层递进,与车企的合作不断深入, 鸿蒙智行的合作内容也逐渐丰富。华为坚持不造车,助力客户造好车、卖好车,通过领先的汽车智能化技术与全栈的解决方案能力赋能车企,有望推动智能汽车加速渗透。


3.2、 问界新 M7 成爆款产品,华为赋能成效显著


问界新 M7 成现象级产品,产品力、性价比、高阶智驾、品牌势能推动销量前 行。


问界新 M7 累计投入超 5 亿元进行研发,其中超 2.8 亿元用于提升车辆安全性、 约 1 亿元用于内饰升级,且搭载鸿蒙座舱和 ADS 2.0 高阶辅助驾驶系统,将带来极 致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安全体验,其中 ADS 2.0 加持下的城市 NCA 将于 2023 年年底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落地。此外,问界新 M7 除原有的六座布局外,还推出全新升级的大五座版本,充分考虑家庭出行、公务出差等对车内空间及舒适性的 需求。问界新 M7 上市 64 天大定数量突破 90000 辆,自 11 月 1 日起,赛力斯工厂新 M7 产能将提升至 750 车付/天。


3.3、鸿蒙智行与 HI 模式开花结果,诸多车企合作加深


赛力斯、奇瑞、阿维塔牵手华为,未来北汽、江淮也将加入合作。


凭借在零部件产品、技术解决方案以及华为终端过去十多年消费者业务积累的质量管控、销售服务、品牌营销等优秀经验,华为充分赋能多个合作主机厂,自 2023 年 9 月以来, 华为鸿蒙智行与 HI 模式已推出 4 款新车(包括 1 款改款、1 款待发布、1 款预售、1 款新车),问界新 M7、M9,智界 S7,阿维塔 12 等车型一经发布便深受消费者青睐,问界 M7 上市 64 天累计大定已突破 90000 辆,问界 M9 还未正式发布,盲订已突破 3000 台,智界 S7 预订仅 4 天订单已突破 10000 台,阿维塔 12 上市 6 天累计大定突破 15000 台。消费者在对华为系车型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辆安全、整车设计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持续投出信任票。


江淮:采用智选车模式,规划产能 30 万台。华为与江淮的合作将采取智选模式, 预计首款合作车型将为一款高端智能电动 MPV,目前相关研发建设工作已经有序推 进。根据盖世汽车智能网联公众号引用的中建集团 2 月 16 日消息,中建六局联合体中标安徽肥西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 EPC 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用于华为与江汽集团共同开发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汽车。项目工期为 365 天,预计 2024 年 1 月完成各单体竣工验收。根据界面新闻,华为与江淮合作的造车工厂预计已经开工,双方合作开发的车型将充分采用华为智能化领域的相关技术。工厂完成后,生产车型级别为“B 级 D+级”,可适应 Sedan(轿车)、SUV、MPV、Crossover、Sporty 等各类车型的共平台开发,达到年产 30 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能力。


北汽:由 HI 模式转为智选模式,首款车型定位高端智能电动轿车。2023 年 4 月,余承东在“2023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上表示华为与北汽极狐从“HI 模式”升级为了“智选模式”;2023 年 8 月,北汽蓝谷公告称为深化与华为的合作, 将与华为的合作由 HI 模式转为智选模式,智选模式首款车型定位为高端智能纯电动轿车。


为保证合作车型的顺利落地,北汽集团将采取以下措施:


(1)全方位升级现有 BE22 平台,打造北汽新能源新一代高端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平台。根据密云 360 网公众号,BE22 平台系纯电专属后置四驱平台,具有纯电专属、迭代进化、高端舒适和模块拓展四大特点,生产的车型轴距可覆盖 2700-3000mm、A-C 级,支持充换电一体化技术,并考虑固态电池设计需求,拥有无线充电的功能,其 NEDC 工况续航历程达 400-650km,还预留自动驾驶至 L4 等级软硬件;


(2)生产端,BE22 平台 设计的产品将由北京高端智能生态工厂负责生产。北京高端智能生态工厂是 8 月 15 日北汽集团公告将建设的新能源汽车工厂,项目建成后高端新能源汽车年产能将达到 5 万辆,项目建设期预计为 10 个月。北汽蓝谷与华为智选新合作的品牌定位将高于极狐,在产品和价格上与极狐在售车型没有交集,销售渠道方面由华为负责,随着双方的业务合作不断深化,未来智选模式会有多款车型发布,而首款产品有望在 2024 年推出。

4、汽车智能化加速渗透,产业链玩家全面受益


智能驾驶渗透率有望快速提高,智能驾驶水平领先的整车厂优先受益,重点关注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长安汽车、江淮汽车、赛力斯、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等标 的。


大模型技术赋能,带来智能驾驶功能体验升级,同时减少实现相同智能驾驶功能水平下传感器等硬件的使用,使得整车硬件成本降低,智能驾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快速渗透;同时软件算法重要性凸显,汽车软件付费的新商业模式正在孕育。


整体来看,整车厂将在汽车智能化浪潮中优先受益,智能驾驶水平领先公司有望抢占先机:新势力车企中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蔚来等;华为体系车企中长安汽车、江 淮汽车、赛力斯、北汽蓝谷等;正加速推进汽车智能化的比亚迪、长城汽车、广汽集团、吉利汽车、上汽集团等传统整车厂值得关注。


智能驾驶汽车零部件有望快速放量,重点关注大算力平台、车载半导体、线控制动、车载软件 4D 毫米波雷达与 IMU 等赛道中龙头标的。随智能驾驶渗透率快速 提高,智能驾驶零部件将快速放量,同时由于国内智能驾驶水平先进,或将带动零 部件出海走向世界市场,关键零部件有望进一步放量。从赛道来看,汽车智能化带 来车载算力升级需求,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逐步走向集中,大算力平台渗透率将 持续提升,此外智能驾驶的演进也将带动车载半导体、线控底盘、车载软件、4D 毫 米波雷达与 IMU 等需求延伸,带来诸多投资机会。从产业链来看,华为产业链、小鹏产业链、特斯拉产业链等爆款车型产业链下产品单车价值量较大或渗透率快速提升的标的也将受益。


4.1、 整车厂:智能驾驶水平领先的整车厂将优先受益


4.1.1、 新势力车企:小鹏汽车、理想汽车


小鹏:国内智驾驶领军企业,三步走实现全场景辅助驾驶。小鹏是国内智能驾驶领域领军企业,2021、2022 年公司分别推出高速 NGP、城市 NGP 功能。2023-2024 年公司有望实现 XNGP,2025 年起公司将向无人驾驶迈进。小鹏通过自研 BEV 感知网络 XNet,提供更强的环视感知能力,以纯视觉方案成为行业内率先降低对高精地图的依赖的车企之一。XNet 系小鹏实现量产的 BEV 感知技术架构,也是 XNGP 辅助驾驶系统的核心技术模块。XNet 通过将多个摄像头采集的数据,进行多帧时序前融合,输出 BEV 视角下的动态目标物的 4D 信息(如车辆速度、运动预测等)和静态目标物的 3D 信息(如车道线位置等),利用神经网络实现端到端数据驱动算法迭代,大大提升车辆的智能辅助驾驶能力,尤其是面对城市复杂场景时的环境感知、动态物体运动轨迹预判、决策、执行等能力,为 XNGP 技术的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小鹏 G6、G9 等新车型陆续上市,广州车展的 X9 亮相也标志着小鹏汽车实现轿车、SUV、MPV 的全品类布局,小鹏汽车有望配合领先的智能驾驶水平实现销量的快速增长。


理想:国内新势力龙头,积极推动城市 NOA 落地。2023 年 4 月 18 日,理想发 布“双能战略”(在“智能”和“电能”方面全面发力),其中“智能”方面将推出全新辅助驾驶系统 AD Max3.0,标志着理想发力智驾、提高智能化水平的决心。AD Max3.0 从技术上完美解决对物理世界的还原和对交通参与者的行为预测,使智能驾驶车辆能够像人一样感知、规划、决策,实现静态 BEV 道路结构还原、动态 BEV 交通参与者还原、Occupancy 道路占用的物理世界还原、预测模型与实时规划等功能,并使用 NeRF技术增强Occupancy网络算法使之实现更高的精度和细节。因此,AD Max3.0 有望推动理想城市 NOA 功能加速落地,进而逐步实现全场景 NOA 功能。理想汽车凭借精确的产品定位,有望实现销量的进一步提升,后续随着高阶智驾功能逐步落地,助力高阶智驾渗透率进一步提高。


4.1.2、 华为体系车企:长安汽车、江淮汽车、赛力斯、北汽蓝谷


华为 ADS 2.0 展现超强智驾能力。


2023 年 4 月,上海车展前夕华为推出 ADS2.0 高阶智能驾驶系统。ADS2.0 使用自研 MDC610 计算平台,基于华为自研昇腾 610AI 芯片,采用 7nm 制程,AI 算力 200TOPS;拥有 27 个感知硬件,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结合高性能智能驾驶平台以及拟人化智驾算法,实现了面向高速、城区、泊车全场景的自动驾驶,华为 ADS2.0 计划在 2023 年底实现全国落地。在融合 BEV 感知能力基础上,ADS2.0 升级业界首创的 GOD2.0 网络,可以识别通用障碍物白名单外的异 形物体,障碍物种类精细识别(如区分救护车、警车等),识别率高达 99.9%;RCR2.0 实现导航地图和现实世界匹配,感知面积高达 2.5 个足球场,通过推理实现道路拓扑,可感知更多复杂道路环境并实时判断路况,让辅助驾驶能力更接近人驾。ADS2.0 智能驾驶系统能在驾驶过程中智能识别各种车辆、红绿灯状态与避让行人,让智驾更安全、更轻松。既能“看得懂物”又能“看得懂路”。


华为系销量火爆,产业链有望充分受益。


通过与阿维塔科技和赛力斯等车企深入合作,华为助力客户造好车,其中 HI 模式的阿维塔 11 已相继批量交付,阿维塔 12 已于 2023 年 11 月 10 日在中国境内推出;智选模式与赛力斯合作,问界 M5、M7 和 M5EV 三款车型上市销售,问界 M9 计划于 2023 年四季度推出。除赛力斯外,包括奇瑞汽车、江淮汽车、北汽新能源蓝谷也将与华为深度合作,开启智选车模式。其中华为智选模式首款纯电轿车智界 S7 已于 2023 年 11 月 9 日发布并开启预售,S7 由奇瑞和华为共同打造,定位高性能大空间智慧轿跑。而华为与江淮汽车和升级为智选车模式的北汽新能源全新车型也有望在 2024 年推出。


4.2、 零部件:核心零部件有望快速放量,关注爆款车型产业链


4.2.1、 大算力平台:智能汽车的大脑,中央计算平台架构下的核心


大算力自驾域控成为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核心方案,渗透率有望加速上升。 


大模型推动自动驾驶变革的背后,是海量的数据处理与复杂的逻辑运算,AI 算力必 不可少。域控制器作为承载算力的中枢,产业链地位重要,价值量较高,成为汽车 智能化的核心。当前域控制器产品快速迭代、渗透率持续提升,发展前景广阔。 大算力域控平台集成化程度提高,降低整车综合成本。


(1)汽车零部件成本降低:通过将多个 ECU 功能集成于域控制器,能够减少汽车线束长度与电子元器件使用数量,节省汽车零部件成本、降低整车 EEA 排布复杂度,同时汽车重量减轻,也符合电动汽车轻量化的趋势。


(2)整车传感器成本降低:大算力平台协助 AI 算法优化传感器数量,进一步降低。在算法能力成熟前,厂商普遍依赖激光雷达(1-3 颗)、 摄像头(最高 15 颗)实现高级别自驾功能;而特斯拉凭借 BEV+Transformer 等领先算法实力,仅使用 8 颗摄像头即可实现全场景领航辅助驾驶,大幅降低自动驾驶方案成本。


(3)AI 算法配合大算力平台合力推动整车成本降低:舱驾融合帮助主机厂降本增效。亿咖通的舱驾融合方案,单板融合座舱 SoC 和智驾 SoC,两块芯片算力共享、灵活调用,缩减冗余算力,实现整车线束使用量减少5%,研发成本降低 15%, BOM 成本降低 20%。

文章来源于:电子工程世界    原文链接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我们与500+贴片厂合作,完美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为品牌提供定制化的推广方案、专属产品特色页,多渠道推广,SEM/SEO精准营销以及与公众号的联合推广...详细>>

利用葫芦芯平台的卓越技术服务和新产品推广能力,原厂代理能轻松打入消费物联网(IOT)、信息与通信(ICT)、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及工业物联网、装备及功率电子...详细>>

充分利用其强大的电子元器件采购流量,创新性地为这些物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窗口。我们的高效数字营销技术,不仅可以助你轻松识别与连接到需求方,更能够极大地提高“闲置物料”的处理能力,通过葫芦芯平台...详细>>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半导体产业生态系统。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互联网生态公司。目前,我们已成功打造了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大健康医疗、机器人和材料等五大生态领域。更为重要的是...详细>>

我们深知加工与定制类服务商的价值和重要性,因此,我们倾力为您提供最顶尖的营销资源。在我们的平台上,您可以直接接触到100万的研发工程师和采购工程师,以及10万的活跃客户群体...详细>>

凭借我们强大的专业流量和尖端的互联网数字营销技术,我们承诺为原厂提供免费的产品资料推广服务。无论是最新的资讯、技术动态还是创新产品,都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迅速传达给目标客户...详细>>

我们不止于将线索转化为潜在客户。葫芦芯平台致力于形成业务闭环,从引流、宣传到最终销售,全程跟进,确保每一个potential lead都得到妥善处理,从而大幅提高转化率。不仅如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