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定义汽车,用户体验决定产品成败,但到底什么是场景,什么是用户真正想要的体验?
在第十一届轩辕奖的年度测评中我们发现,关于场景体验,随着智能化进入到深水区,出现了“收敛”与“发散”两种趋势。
2023年12月16日,轩辕奖颁奖典礼上,作为轩辕奖评委,SoCar产品战略咨询创始人、CEO 张晓亮表示,以过去几年参与轩辕奖测评的产品为基础,中国汽车在智能化突飞猛进的今天,正在从过去几年百花齐放的创新和尝试,到现在产品形态已经进入到一个比较新的固化模式,也可以称之为产品形态进入到一定方向、一定维度的“收敛”。
“同时,在今年的评审当中,我们也看到下一轮的创新正在开启,所以又有一种新的‘发散’趋势。”张晓亮说。
轩辕奖启动已有十一年。
轩辕奖于2013年由汽车商业评论和奥地利EFS联合发起,秉持独立于商业、独立于权力、独立于关系的“三独”评奖原则,由全球专家评选中国年度汽车,寻找中国汽车产业贡献样本,从而推动新汽车向前进。
从轩辕奖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到,汽车从“更快的马车”所追求的性能和配置,进入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的家”。
如今,“第三空间”的各种体验越来越完整,越来越给用户带来在各种场景上超越用户预期的各种舒适。
接下来,再往下走的时候,随着自动驾驶不断成熟,汽车会变成一个追求智能可变性的四轮机器人,它将具备自主意识。
“这个时候多久能够到来?这个其实各种期待都有,很难有一个准确的预测。但是这个大方向基本上也是大家的共识。”张晓亮称,“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就需要去找到影响汽车变化的核心逻辑。只有找到这个逻辑,我们才能准确定义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根据2024第十一届轩辕奖场景测评,基础通用化体验得分排名前十名依次是:理想L7,领克08 EM-P,小鹏G6,蔚来ES6,极氪X,深蓝S7i,问界新M7,极越01,极狐汽车考拉,宝骏云朵。
测评标准
对于一辆车来说,场景可以分为三个层级。
从下往上依次为基础通用化场景、核心场景及杀手级场景。
基础通用化场景决定车辆的日常使用体验,它是所有乘用车几乎都会涉及的使用场景。
张晓亮称,从原来的燃油车到今天的智能电驱车,用户对车的要求有非常大的升级,汽车的场景和功能呈数量级地变多了,这种变化非常像当年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变化。
一些形成共识的共性化要求提升速度非常快,称之为“同质化”。同质化的背后反映了不同细分市场、不同人群的一些共性需求。找到这部分共性需求,产品的基础体验就解决了至少50%甚至60%的问题。
围绕智能电驱化的产品演化趋势,基础通用化场景有一些新增或强化的使用场景,这些场景决定一部车的体验是否完整、好用。
核心场景处在中间层级。
核心场景决定车辆是否与细分市场定位匹配,是围绕高频刚需场景合理衍生的相关场景,其发生频次或重要性显著高于其他市场的高频、刚需场景。这些场景的体验决定车辆是否符合细分市场的特定要求。比如越野车需要在越野场景作特殊设计,家用通勤车则需要将家用通勤的各个场景做好。
张晓亮认为,将核心场景做好不代表比竞争对手有优势,这是做到和产品定位相匹配。
处在最上层的是杀手级场景。该场景决定车辆向用户传达的预期。
通常与品牌核心价值强相关,与品牌长期战略一致,在整体品牌战略基础上,围绕每个车型做创新性的演绎。该场景的体验决定产品是否有话题,能否突破用户嗨点。对于一个车企来说,很多时候它不一定是在单车上努力,而是所想要去建立的与品牌与核心价值强相关的长期体验。
这三个场景放在一起,又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场景。
上面的场景可称之为“进攻属性场景”,解决的是给用户传达什么叫预期、如何把用户去吸引到品牌上来的问题;下边的场景称为“防御属性场景”,是让用户毫无顾虑地去买一辆车。
当下,市场的“卷”主要体现在:在下层的基础通用化场景,功能快速增加,用户对基础通用化场景的体验要求大幅提升,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就无法进入到用户的购买名单;在中间的核心场景上,跨界和大单品的持续涌现导致核心场景的差异性缩小;在向上的杀手级场景上,新概念的持续轰炸导致杀手级场景的惊艳感下降。
今天造一台车,既然很卷,该如何做到合理的卷?需要把基础通用化场景的标准体验做实。为此轩辕奖测试团队筛选了30个二级场景、3000余个三级场景,作为各细分市场主要用途的“最大公约数”,建立针对这些场景的评测体系。
其中,一级场景为固定路线生活用车、偶发路线生活用车、休闲、远行、off-road等;二级场景包括车辆准备的远程备车、进入车辆的开门上车、动态使用的封闭道路ADAS、静态使用的调整座舱空间布局、离车及存放的锁车及离开等场景。
包括上述三级场景的测评体系,满分是345分。
通过上述评价体系,可以有效测量各类车型的体验差距。主流高端燃油车得分120-140分,合资BEV 150-170分,自主品牌210-230分,头部新势力260分左右。
通过2023年度轩辕奖的现场评测,应用上述评价体系对参选车型开展全面测评,获得各车基础通用化体验得分排名如下:
场景的“收敛”
轩辕奖关于场景体验的测评,得出当下真正拉开差距的并非杀手级场景,而是基础体验的结论。
排名前10的获奖车型表明:“好的体验”被市场认同,推动上一轮创新的活动趋于收敛,主要表现在:
比如,远程查看车况、远程备车、ADAS的交互要求、简约的驾驶操作等,“好的体验”逐步脱颖而出,这些体验帮助用户建立新的使用习惯,形成新的选车用车标准,进而推广至整个行业。
比如,怀挡、标准尺寸和比例的中控屏、窄条仪表、大量实体按键被取消等。
又比如,大多数一块屏的布局就是类似于特斯拉model Y的方案,两块屏就很像理想的方案,因为用户的实践证明,这样的布局可用场景要比其他安装方式多得多。
这些趋同都体现了用户对体验的要求日趋明确,推动上一轮产品创新活动进入收敛阶段。
此外,类似智能手机,车辆智能化基础的功能模块结构趋同,智能车同样开始形成基础功能框架,类似拥有环视感知能力,远程车控能力、语音交互和音区锁定能力等,用户对智能车功能完整性和用户体验逐步形成清晰要求,且与细分市场无关;那些缺乏逻辑、找不到使用场景或实际体验不佳的设计注定缺乏追随者。
创新的“发散”
在第十一届轩辕奖评审中,测评团队也看到了电驱智能化开始朝另外一个方向进行新一轮的创新,有新的“发散”的趋势,对下一阶段的核心场景和杀手级场景可能构成更多的输入。
这些“发散”的创新趋势,包括:
车外喊话功能。但该功能能否找到恰当的使用场景,最终形成用户利益,还有待观察。
取消换挡档杆后,对驾驶操作有哪些影响?不管是新的Model3,还是极越01,都取消了挡杆,在评审车型里的极越01没有把自动换挡作为一个已经推送的功能存在,后续会提供,但是在这之前评审就要判断它在实际驾驶当中到底会对驾驶体验构成哪些好的影响,以及哪些风险。
取消转向灯操作杆,在方向盘上去按键操作转向灯,操作玻璃清洗、雨刷以及喷玻璃水等,这些功能会不会对驾驶产生影响?
出现争议的半幅方向盘,会对今后的用户体验构成哪些影响?
越野车电驱化。在越野品类上,出现了猛士917和猛龙等新能源产品,电驱越野成为了一个新话题,在电驱越野上有很多新场景,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一些有别于原来燃油车off road上的一些新功能,尤其是它的电动系统,其扭矩非常大,车轮能够实现更大自由度的转向,从长期来看,用户会不会为此买单?会不会给用户带来一些更加持久的体验?
这些“发散”的新事物可能都是未知数。
诸多新的功能方案仍需市场检验,轩辕奖测评团队将持续跟踪并将其转化为新的体验点,补充产品评价标准,陆续刷新,叠加下半部分的基础通用化场景和上半部分的进攻属性场景,在第十二届轩辕奖测评时打磨一个更完整的评测体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