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研究机构顾能(Gartner)预测,今年的全球半导体营收将比去年下滑11.2%。顾能指出,半导体市场的短期展望已进一步恶化,预估今年全球半导体营收将降至5,322亿美元。顾能实行副总裁(Practice Vice President)戈登指出,随着经济逆风持续,且终端市场电子产品需求疲态正从消费者蔓延到企业,创造出不确定的投资环境,加上芯片供过于求正拉高库存、压低芯片价格,使今年的半导体市场加速下滑。
存储器芯片营收今年将锐减35.5%到923亿美元,DRAM市场今年多数时间都将严重供应过剩,主因是终端设备需求低迷,库存又居高不下,顾能分析师认为今年的DRAM营收将下滑39.4%到476亿美元;在NAND快闪存储器市场,未来半年的市况将类似DRAM市场,今年营收看减32.9%至389亿美元。
个人电脑(PC)、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半导体市场则陷入停滞,今年的营收估为1,676亿美元,占比为31%。不过,汽车与工业、军/民航太半导体市场今年将成长,车用芯片市场营收预料将成长13.8%到769亿美元。
戈登说,半导体产业未来十年正面临一些长期挑战,过去十年的高销量、高利润市况即将告终,包括PC、平板电脑和智慧手机等缺乏技术创新的市场,同时新冠疫情和美中贸易紧张也加剧去全球化趋势,造成科技国族主义崛起,“现在的半导体被视为国安议题”,各国争相吸引芯片业者建厂与供应链进驻。
顾能认为,明年的展望较光明,顾能预测明年全球半导体营收将成长18.5%,成为6,309亿美元,存储器芯片营收更看增70%,DRAM将转向供不应求,营收可望暴增86.8%,NAND快闪存储器也将深度供应短缺,营收预估将增加60.7%。
顾能指出,未来将有更多、但规模更小的终端市场,终端市场将变得更加分裂,分别有成长来自汽车、工业、物联网(IoT)及军事/航太部门的多个不同领域,受消费者可裁量支出的影响降低,更容易受到企业资本支出的牵动。
获利蒸发96%,三星帝国跌势不止
2022年以来,受到宏观经济逆风,叠加俄乌冲突、通货膨胀、局部疫情等“黑天鹅”因素影响,除了部分汽车芯片、服务器芯片之外,整个半导体行业市场正在由旺盛转衰退。
另据集邦咨询预测,2023年二季度,NAND价格将继续下降5%~10%,DRAM价格将继续下滑10%-15%。
因此,存储厂商普遍业绩承压。
作为全球存储芯片巨头,也是韩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占比20%的支柱企业,三星电子的业绩一直备受关注。
今年1月底,三星电子公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该季营收为70.5万亿韩元,同比下滑8%,营业利润同比大跌69%,从13.86万亿韩元降至4.3万亿韩元。其中,半导体业务营业利润仅0.27万亿韩元,同比暴跌96.9%,引发市场恐慌。
对于利润的大幅下滑,三星表示,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机的销售放缓以及存储芯片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和库存资产的估值损失。
实际上,2022年一季度,三星半导体业务营收为26.87万亿韩元。其中,存储芯片业务营收为20.09万亿韩元,在总营收中占比约25.8%。到2022年第四季度,三星存储业务营收已降至12.14万亿韩元,占比降至约17.2%。
半导体业务其实是三星电子重要的利润来源,一度达到80%左右。财报显示,2022年一季度到四季度,三星半导体业务运营利润由8.45万亿韩元降至2700亿韩元,在公司总运营利润中的占比亦由近60%降至约6.3%。
三星电子现阶段虽未公开今年一季度各部门具体业绩,但券商普遍认为,通常占三星电子营业利润6至7成的半导体部门14年来将首次出现亏损,亏损金额约为4万亿韩元(约合208亿元人民币),严重拖累公司营业利润。
不只是三星。“存储芯片二哥”韩国SK海力士也不好过。该公司2022年四季度录得1.7万亿韩元的经营亏损。这是该公司自2012年第三季度以来,时隔十年首次录得季度经营亏损。SK海力士CFO金祐贤(Woo-hyun Kim)指出,近期市场放缓,存储芯片价格降幅较高影响了业绩表现。
业绩承压、库存高企下,铠侠、美光、SK海力士已纷纷宣布减产。
日本NAND Flash大厂铠侠去年10月率先宣布,即日起将其日本晶圆厂的生产量减少约30%,以应对市场需求持续下滑局面;
美光在2022年11月宣布,为应对市场形势,将削减DRAM和NAND产量约20%;
SK海力士管理层2023年2月称,存储芯片厂商已开始削减资本开支,并降低产能利用率,集邦咨询预计2023年一季度,DRAM领域SK海力士产能利用率将至为92%,第二季度预计进一步降至82%。
如今,在获利暴跌的冲击下,三星也一改不减产说法,不得不宣布存储芯片减产,调整产能,并称正将存储芯片产量调整至有意义的水平。
中国抛出“中国芯计划”
芯片产业仍然是世界各国争夺的焦点。尤其在当前美中关系以及半导体短缺的背景下,谁能掌握更多的制造及技术优势,谁就能站在行业的风口浪尖上,成为未来芯片产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
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计划对于中国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机遇。该计划旨在通过自主研发,弥补中国芯片产业与国际巨头相比的差距,让中国成为全球芯片产业的重要角色。随着芯片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芯片产业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目前,中国的芯片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环节,而技术和市场方面相对落后。同时,由于缺少核心技术和专利支持,中国的芯片企业难以进入国际市场,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面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芯片产业的技术和市场水平。特别是2019年推出的“芯片国家队”计划,旨在集合全球最优秀的芯片设计、制造等人才,打造能够与国际芯片巨头竞争的核心芯片制造企业。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于芯片产业的投入,并推动各地方政府的支持,试图推动芯片产业走向国际市场。
而在芯片国家队中,有一家被大家认为是中国芯片领域的“龙头”,那就是中芯国际。中芯国际是一家位于上海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成立于2000年,其创始人之一是曾在台积电工作过的张汝京。目前,中芯国际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半导体制造企业之一,其产品涵盖智能手机、物联网、汽车电子、电源管理等多个领域。
与此同时,由于当下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于芯片产业的投资,中芯国际也不得不考虑如何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而据业界人士分析,中芯国际加入“中国芯片计划”有望成为其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虽然中芯国际前景看好,但该公司并不确定是否愿意加入“中国芯片计划”。因为如果加入计划,中芯国际将面临很大的技术和市场压力,同时也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对于企业来说,这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不过,无论中芯国际是否选择加入“中国芯片计划”,都不能否认芯片行业的未来将与中芯国际密不可分。中芯国际作为中国半导体制造业的佼佼者,必须能够跟随产业环境变化的步伐,深度参与全球芯片产业的竞争。同时,政府也应该给予更好的扶持政策,提供更多优秀人才、投资和市场机会,以促进中国芯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拒绝降价,两大巨头要撑起存储芯片市场?
传美光正式发出通知。存储芯片5月起不接受更低价格。
根据台媒的最新报道,有经销商透露,日前正式接获美光通知。从5月起DRAM及NAND Flash,将不接受低于现阶段行情的询价,意味着美光将不再跟进跌价的要求。
就在两天前,三星也被传出,已经通知分销商拒绝,以低于当前价格出售DRAM芯片。在更早之前,一直号称只降价不减产的三星,被迫发布声明称:"将根据对公司已确保足够数量,以应对未来内存需求变化的评估,进行产线调整,将内存产量降低到有意义的水平,并优化"已经在进行中的生产线运营"。
市场认为,上述减产有助于三星降低亏损额,同时也有助于存储芯片市场加速复苏。
从时点上看,目前半导体周期已接近谷底。
根据WSTS公布的全球半导体器件销售额数据,全球半导体存在“M”周期规律,即每十年左右会经历两轮上行和下行的周期。华西证券称,从峰到谷的下行周期一般要1-2年时间,而从谷到峰的上行周期通常需要2-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2021年是峰年,按照此规律推算,目前半导体周期已接近谷底。
按照业界普遍判断,预计2023年下半年整个芯片市场或将开始复苏回暖。
2022年第四季度法说会上,台积电总裁魏哲家(CC Wei)表示,就目前看,2023年全年(除了存储)芯片半导体市场将下滑4%,晶圆代工市场则下滑3%,台积电会持续微幅成长。对于库存调整何时结束,其指出,2022年第三季度已看到库存调整现象,目前认为今年上半年周期触底,2023年下半年市场有望迎来复苏。
由此,不少分析机构认为,这是电子行业可能触底的信号,半导体迎来周期底部机会。随后,A股半导体行业连涨了好几天,即便一些企业预估整年业绩将呈下滑态势。
不过,另一方则认为,芯片行业还没触底,市场复苏缓慢。
TrendForce高级副总裁Avril Wu表示,现有的存储芯片高库存需要时间来消化。“2023年下半年需求低于预期,将延长库存恢复正常水平所需的时间。”
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总裁兼 CEO John Neuffer 4月7日透露,继今年2月销售额下滑后,全球半导体已连续6个月环比下滑。他表示,短期市场的周期性和宏观经济状况的变化导致销售降温,但得益于一系列终端市场需求的增长,半导体市场的中长期前景依旧光明。
此外,目前半导体行业依然面临逆全球化挑战,这或将影响芯片市场复苏步伐。
来源:贤集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