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商业史里,造假者无处不在,他们唯利是图、经验老道。即使是在如电子元器件这样的高精技术产业里,随着造假者的手段越来越老练,假货现象层出不穷,企业准确判别假货的难度大大增加,对供应链也带来潜在风险。是时候让供应链人员提高辨别真伪元器件的能力了!
电子元器件的造假手段正在不断演进。
在过去,造假者野蛮地将完全不同器件组合在一起,然后把它们当作稀有商品出售。通常,买家会将旧零件误认为新零件,将通用型的消费级零件误认为工业级零件。这些造假者的主要目的是欺骗顾客足够长的时间,以便令货款尽快到账。
但现在,由于造假手段不断提升,正品与赝品之间的差别已经无法用肉眼辨别。同时,市场中流通着更高数量级的假冒器件。以2021年为例,ERAI(国际电子经销商协会)报告了101起电信欺诈案件,这远高于2020年的70起和5年前的17起。所以说,由于假货导致的供应链风险几率也大大增加。
在电子元器件市场,买家应对假货有一个可行的办法,即“只购买授权或特许零件”。但近几年来缺芯严重,长期稳定地从授权代理商采购元器件的难度也不小。所以在识别假冒元器件方面,笔者提供了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学习有关假冒零件的标准。电子元器件行业围绕假冒零件制定了许多标准,目前有超过20个针对不同行业和供应链领域的标准。买家需要了解这些不同标准的范围和重点。例如,当买家要求分销商根据特定标准进行测试时,请买家确保自己了解相关测试的要求和原理。
第二,买家必须了解自己的条款和条件。请务必阅读并理解采购合同的条款和条件。通常情况下,一份标准合同里包含着许多元器件的具体参数,这些参数会直接说明元器件的很多信息,包括厂家、生产时间、批次等等。如果买家对元器件参数不了解,就有可能造成不合理的采购计划,比如某合同里要求某个部件的使用寿命不能超过18个月,但该部件在4年前就已经停产了。这会给买卖双方带来负面影响,因为上下游都可能会怀疑还有哪些标准和要求被遗漏了。
第三,关注人际关系。这听起来可能有点老派,但拿起电话与人交谈对建立信任关系大有帮助。因为电子邮件经常被忽略,而翻译过程中又会丢失一些重要信息。所以,通过真实的沟通去了解每一个供应商,这是减少假冒现象的一个关键。与此同时,不要忘记与内部工程师建立良好关系,他们可能会帮助你建立一个创造性的方式,去共同管理那些紧缺的元器件。
造假者往往会“盯上”那些急于求成的买家。所以,买家宁愿花点时间去了解当下的行情,并寻找解决方案,也不要从一个未知的供应商那里冒险采购。如此一来,你将节省时间,并不断提升辨别真伪元器件的能力。
作者介绍:
Gary Beckstedt是一名美国空军老兵,于1989年开始了他的电子事业,目前负责Flip Electronics的质量和检验实验室,并管理所有物流业务。Gary的职责要求他建立和指导所有质量管理项目和流程,以及执行内部审计。在他面临的众多挑战中,Gary有责任确保Flip Electronics的ISO/ANSI标准和认证程序、ESD程序、检验和假冒检测过程以及人员培训都符合各自的要求和程序。Gary帮助识别和跟踪影响供应链的行业变化,并在负责维护AS6081标准的G19-D委员会任职,为整个行业提供支持。他是公司在质量、检测和减少假冒和可疑电子部件的方法方面的主要发言人。
文章翻译自《国际电子商情》姐妹刊EPSNews,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