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国商务部以来自东南亚的太阳能产品低于生产成本价格在美销售为由,计划对来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税率最高可达271%。这一决定预计将在2025年年中最终确定,对相关国家光伏产业及中国企业产生显著影响。
贸易争端的“导火索”
这场贸易争端的导火索是美国太阳能制造贸易联盟委员会于2024年4月向美国商务部提交的“双反调查”(反倾销、反补贴)申请。该委员会代表了包括福思第一太阳能、Hanwha Qcells USA Inc.和Mission Solar Energy LLC在内的美国太阳能制造商。美国商务部随后在5月启动了对东南亚四国的“双反调查”,并在6月由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通过了关于损害的初步裁定,认为美国产业因从这些国家进口的晶硅光伏电池而遭受损失。
税率的确定与影响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初步裁定,越南被指控的倾销率高达271.28%,这一税率显著高于其他东南亚国家,且越南经济尚未被美国承认为“市场经济”。此外,美国商务部还进行了反规避调查,以防止企业通过将业务转移到东南亚国家来规避反倾销和反补贴税。
美国媒体报道指出,一些外国制造商和国内可再生能源开发商认为,反倾销税会给在美国运营的规模较大的光伏面板制造商带来不公平的优势,同时提高太阳能项目的成本。柬埔寨贝尔泰国际大学资深教授约瑟夫·马修斯表示,对来自东盟国家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不合逻辑,不能让美国本土产业起死回生,而且还将使美国进口商和美国消费者承担更高成本并承受损失。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的决定,对中国光伏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美国太阳能电池和模块的主要供应来源正是这些国家,约占其总进口量的80%,因此这一政策变动对中国光伏产业构成了巨大挑战。东南亚不仅是中国光伏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而且当地的太阳能组件生产商大多有中国企业的投资背景。面对美国的关税壁垒,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将生产基地从越南等受影响的东南亚国家转移到其他地区,比如印度尼西亚和老挝,以此来规避高额的美国关税。这一转变不仅考验了中国光伏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也可能对全球光伏供应链的布局产生长远的影响。
光伏产业格局未来的变化
有市场调查机构预测,在“双反”政策落地后,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四国输美优势将大幅削弱,甚至可能完全失去输美能力。同时,在政策补贴扶持下,美国本土光伏组件产能快速增长,预计未来美国光伏供给格局将由东南亚一体化输美转变为“进口材料+本地组件”的形式为主。
对于中国光伏企业而言,美国此举将迫使企业主重新评估和调整全球供应链战略。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考虑从美国组件工厂发货满足供应,或者考察美国和东南亚四国之外其他国家的产能投资机会。
可见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的决策,不仅影响了相关国家的光伏产业,也对中国光伏企业造成了直接冲击。在全球贸易格局不断变化的今天,这一决策的长远影响值得业界持续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