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相干时间长、耦合性强的量子比特的艺术图。图片来源:阿贡国家实验室
在一项最新研究中,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团队将新型量子比特——电荷量子比特的相干时间延长到0.1毫秒,为此前纪录的1000倍。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物理学》杂志。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量子比特能以非常高的精度和速度在此时间内执行10000次操作,而传统电子电荷量子比特在相干时间内只能执行10到100次操作。
阿贡团队的量子比特以电子的运动状态(电荷)编码量子信息,因此被称为电荷量子比特。他们在真空中捕获在超清洁固体氖表面上的单个电子。惰性元素氖是少数不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的元素之一,因此能更好地应对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从而保证了更长的相干时间。从此前的0.1微秒延长到0.1毫秒,使研究人员能以非常高的保真度控制和读出单个量子比特的状态。
研究人员指出,在现有各种量子比特中,电子电荷量子比特极具吸引力,因为它们制作和操作简单,与经典计算机的现有基础设施兼容,且用其制成的量子比特能更好地进行扩展,因此未来有望以较低成本建造和运行大规模此类量子计算机。
在最新研究中,科研团队也证明两个电子量子比特可耦合到同一个超导电路上,从而可通过电路传输信息,这意味着朝着量子计算的关键——两个量子比特之间的纠缠迈出了重要一步。
文章来源于:电子工程世界 原文链接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文章
科研进展:囚禁离子量子比特的非厄米量子热机研究(2023-03-14)
经典热机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如在做功过程中与空气产生摩擦,会导致其转化效率难以提高。而量子热机由于其本身的量子相干性,在与环境高度隔离的条件下可以超越经典热机的效率。
离子阱由于具有相干......
量子扭转显微镜可视材料内电子波(2023-02-28)
于扫描隧道显微镜沿着真实空间的一条线探测电子。
实验演示证明了针尖的室温量子相干性,研究人员还施加了较大的局域压力,观察扭曲的双层石墨烯的低能带逐渐平坦化。
研究人员称,新工具可直接将量子电子波可视化,可观察它们在材料内部表演的量子“舞蹈......
世界首例!我国科学家发现光阴极“量子”材料(2023-03-10)
世界首例!我国科学家发现光阴极“量子”材料;记者从西湖大学获悉,西湖大学理学院何睿华课题组连同研究合作者一起,发现了世界首例具有本征相干性的光阴极量子材料,其性能远超传统的光阴极材料,且无......
中国科大实现硅基半导体自旋量子比特的超快操控(2022-01-17)
of a hole spin qubit in a germanium quantum dot”为题,于1月11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上。
硅基半导体自旋量子比特以其长量子退相干......
国内首款量子编解码和调制解调芯片研制成功,来自国光量子(2023-10-11)
编解码和调制解调芯片,集成了铌酸锂、硅光、铟镓砷和金属氯化物工艺,可以实现高精度的相位编码和偏振编码。整个芯片的光衰减在 3dB 之内,偏振隔离度超过 20dB。同时,整个芯片还考虑了无消相干子空间,无论编码之后的偏振量子......
国内首款量子编解码和调制解调芯片研制成功,来自国光量子(2023-10-11 11:08)
实现高精度的相位编码和偏振编码。整个芯片的光衰减在 3dB 之内,偏振隔离度超过 20dB。同时,整个芯片还考虑了无消相干子空间,无论编码之后的偏振量子态怎么改变,在接收端都能把它纠正回来,而且......
国内首款量子编解码和调制解调芯片研制成功,来自国光量子(2023-10-11)
编解码和调制解调芯片,集成了铌酸锂、硅光、铟镓砷和金属氯化物工艺,可以实现高精度的相位编码和偏振编码。整个芯片的光衰减在 3dB 之内,偏振隔离度超过 20dB。同时,整个芯片还考虑了无消相干子空间,无论编码之后的偏振量子......
中国科大在硅基半导体量子芯片的自旋调控上取得重要进展(2021-05-21)
比特大规模扩展时在可寻址和芯片结构制备方面受到制约。同时,微磁体结构会使自旋量子比特感受到更强的电荷噪声,导致自旋量子比特退相干时间的降低。因此,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是用材料中存在的自旋轨道耦合来实现全电学的自旋量子......
准备好将量子计算机添加到您的未来规划中了吗?(2022-12-24)
列出了当前必须解决的一些挑战:
·
对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敏感性
·
量子计算机对其所在的环境非常敏感,因为与周围环境的任何相互作用都会导致退相干。退相干是由于与环境的不良相互作用导致的状态函数的崩溃。将量子......
Chip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公布(2024-09-04)
和测量,通过片上量子调控单元实现了对多光子纠缠态的高精度全局相干调控,为可重构的、多体纠缠的量子态片上制备与量子调控技术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
低尺寸铁电薄膜
北京科技大学张林兴教授、田建军教授研究团队成功解决了如何克服铁电的尺寸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