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移植(7)总结U-Boot工程的总体结构

2023-08-30  

3、u-boot的通用目录是怎么做到与平台无关的?

include/configs/100ask24x0.h  

这个头文件中主要定义了两类变量。

 一类是选项,前缀是CONFIG_,用来选择处理器、设备接口、命令、属性等,主要用来决定是否编译某些文件或者函数。

另一类是参数,前缀是CFG_,用来定义总线频率、串口波特率、Flash地址等参数。这些常数参量主要用来支持通用目录中的代码,定义板子资源参数。

这两类宏定义对u-boot的移植性非常关键,比如drivers/cs8900.c,对cs8900而言,很多操作都是通用的,但不是所有的板子上面都有这个芯片,即使有它在内存中映射的基地址也是平台相关的。所以对于smdk2410板,在smdk2410.h中定义了

#define CONFIG_DRIVER_CS8900 1              /* we have a CS8900 on-board */

#define CS8900_BASE 0x19000300              /*IO mode base address*/

CONFIG_DRIVER_CS8900的定义使得cs8900.c可以被编译(当然还得定义CFG_CMD_NET才行),因为cs8900.c中在函数定义的前面就有编译条件判断:#ifdef CONFIG_DRIVER_CS8900 如果这个选项没有定义,整个cs8900.c就不会被编译了。

而常数参量CS8900_BASE则用在cs8900.h头文件中定义各个功能寄存器的地址。u-boot的CS8900工作在IO模式下,只要给定IO寄存器在内存中映射的基地址,其余代码就与平台无关了。

 

  u-boot的命令也是通过目标板的配置头文件来配置的,比如要添加ping命令,就必须添加CFG_CMD_NET和CFG_CMD_PING才行。不然common/cmd_net.c就不会被编译了。

从这里我可以这么认为,u-boot工程可配置性和移植性可以分为两层:

一是由makefile来实现,配置工程要包含的文件和文件夹上,用什么编译器。

二是由目标板的配置头文件来实现源码级的可配置性,通用性。主要使用的是#ifdef #else #endif 之类来实现的。

个人认为这一点很关键,很有用的。

4、smkd2410其余重要的文件:

include/s3c24x0.h        定义了s3x24x0芯片的各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地址。

cpu/arm920t/start.s         在flash中执行的引导代码,也就是bootloader中的stage1,负责初始化硬件环境,把u-boot从flash加载到RAM中去,然后跳到lib_arm/board.c中的start_armboot中去执行。

lib_arm/board.c          u-boot的初始化流程,尤其是u-boot用到的全局数据结构gd,bd的初始化,以及设备和控制台的初始化。

board/smdk2410/flash.c       在board目录下代码的都是严重依赖目标板,对于不同的CPU,SOC,ARCH,u-boot都有相对通用的代码,但是板子构成却是多样的,主要是内存地址,flash型号,外围芯片如网络。对fs2410来说,主要考虑从smdk2410板来移植,差别主要在nor flash上面。


文章来源于:电子工程世界    原文链接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