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存储已经成为智能汽车的下一个市场风口。
《高工智能汽车》注意到,近几年,各大主流存储巨头以及国内厂商纷纷涌入车载存储芯片赛道。粗略统计,单是国内市场,就有超20家厂商切入车载存储赛道。
在这背后,伴随着汽车加速向智能化的转型,单车ADAS/AD传感器每天产生的数据量正在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而L3级以上自动驾驶汽车大约将产生4TB-20TB的数据。
很显然,智能汽车所面对的数据量和计算量正在急剧飙升,“大容量缓存和存储”势必将成为硬需求。
另外,需要特别提及的是,自2022年以来,存储市场就开始进入了下行周期,不少存储厂商都陷入了亏损。而彼时智能汽车催生的存储市场需求,自然成为了各大存储厂商打造业绩增长极的重要赛道。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大批主流存储巨头、上市公司以及国产厂商涌入车载存储市场。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一辆汽车平均存储的数据大约为34GB,预计2026年汽车存储量将达到483GB,同比增长超13倍。而未来,伴随着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的逐步落地,单车存储容量还将上升到4TB-20TB。
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汽车存储市场需求即将爆发。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车载存储市场将达到56.6亿美元,2025年将增长至119.4亿美元。
江波龙嵌入式存储事业部销售总监高东子表示,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座舱系统到智能驾驶辅助系统、OTA软件升级管理系统等,智能汽车对于大容量、高可靠的存储产品需求已经呈现出了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而得一微是拥有自研车规级eMMC主控芯片能力并能够量产车规级eMMC的企业,目前已经推出了完整的车规级eMMC存储解决方案。
得一微市场总监罗挺直言,在汽车新四化的驱动下,车载存储市场蕴含着强劲的增长动力,国产车载存储芯片厂商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由于海外厂商起步较早,加上汽车存储产品的生命周期较长、技术和型号更新迭代节奏更为缓慢,一旦通过了客户认证,即可满足大部分需求。这就使得美光、三星、海力士等海外存储大厂一直把控着车载存储市场,中国本土厂商的占比微乎其微。
但在智能汽车时代,中国已经跃升成为全球汽车第一出口大国,并且已经成为了引领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的最主要市场。“这给国产存储厂商提供了非常好的市场机遇。” 罗挺表示,近几年,主机厂对于供应链安全、降本增效等的需求愈加强烈,车载存储芯片的国产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推进汽车电子元器件的国产化进程,并且正在大力制定相关标准。比如,近日工信部就引发了《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到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到2030年,制定70项以上汽车芯片相关标准,助力我国芯片产业的快速发展。
如此,在多重利好因素的综合加持之下,中国本土车载存储厂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窗口期。
兆易创新存储器事业部市场总监史有强表示,国内车规存储产品供应商可以抓住中国汽车市场的成长机会,积极与本土车企、本土零部件供应商配合,在中国汽车电子标准框架下定义出适合中国市场的具有成本优势、功能安全的特色产品。
尽管国产车规存储芯片迎来了重要的窗口期,但要真正冲出重围进入车厂的供应链体系,并不容易。
史有强表示,车规存储芯片的市场壁垒较高,一款车规存储芯片从规划到量产至少需要三年以上时间,整个投资周期长、技术要求高,不仅需要通过AEC-Q100、IATF16949、ISO26262等一系列车规认证,在出厂前还需要通过各种严苛的可靠性测试。此外,长期供货承诺、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服务支持,以及产品规划的一致性等,这些都对芯片企业提出了严苛的需求。
“做好新产品规划与布局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并保证存储器产品的高可靠性,从而确保在车载应用方面达到Zero Defect的目标,也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这需要芯片厂商从设计到生产、再到服务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提升质量理念。”史有强表示,产品通过车规级认证只是第一步,进入车厂导入环节之后,每个车厂还会结合自己的产品和生产对芯片供应商提供不同的要求,部分国际车厂的企业标准,整套认证流程时间有可能长达4-5年。
资料显示,车载存储主要包括DRAM(DDR、LPDDR)、NAND Flash(eMMC和UFS等)以及负责代码存储的NOR FLASH。其中,DRAM是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处理速度较快,主要应用在液晶仪表、自动驾驶等高内存带宽的系统;而NAND Flash主要应用在液晶仪表、行车记录仪、自动驾驶等大容量存储需求的系统;NOR Flash则用于显示系统、ADAS系统等对启动速度要求较高的设备。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了解,过去几年,包括兆易创新、江波龙等超20家企业持续发力车载存储市场。目前,国内企业在车规级DRAM、NOR FLASH等领域均实现了重要突破,但车载存储芯片整体国产化率还相对较低,未来仍然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比如江波龙,其拥有eMMC和UFS两大系列车规级存储产品,均满足车规级AEC-Q100可靠性标准,可以满足智能汽车各式各样的应用场景需求。目前,江波龙已经进入国内20多家主机厂的供应链体系,在车规级存储器市场已经抢占了一定的市场规模。
高东子介绍,江波龙车规级UFS2.1已经在多个汽车客户端完成了产品验证,预计在2024年开始量产出货,而车规级Grade2 的UFS3.1产品也已经可以提供CS样品,容量将提升到128GB/256GB。
而在NOR FLASH领域,兆易创新已经深耕多年,推出了满足AEC-Q100标准的车规级GD25/55 SPINOR Flash,实现了2M-2G容量覆盖。同时,兆易创新还可以提供覆盖1Gb-4Gb容量的GD5F SPI NAND Flash系列产品,目前两大系列产品已经广泛运用在如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新能源电动车大小三电系统等,全球累计出货量已经达到1亿颗。
得一微的车规存储产品已经在东风、长安新能源、上汽大通等汽车品牌得到批量应用。另外,其基于自研主控的车规级BGA SSD工程样品已在测试中,以及自主研发的UFS主控也已进入工程样品阶段,UFS车规级存储器产品也将很快推出,同时公司还在积极布局车规级CXL SSD存储器产品,旨在通过多样化的产品阵容,满足汽车市场不断升级的需求。总体来看,无论是DRAM、NAND Flash,还是NOR FLASH领域,中国车载存储企业都已经实现了重要突破。但国内车载存储厂商要继续提升汽车市场份额,还需要在做好新产品规划与布局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并保证存储产品的高可靠性,此外还需要提升自身的定制化服务能力。
眼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已经驶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为车载存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罗挺表示,国产存储厂商将在车载存储市场中逐渐崛起,成为中国车规级存储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并且有望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