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华彩电,华夏精品”“有了厦华等离子,真想再活500年”……这一句句颇有年代气息的广告语,将我们带回2000至2005年前后。当时,中国彩电企业在显像管(CRT)电视市场取得了对海外品牌的全面胜利,便迅速进入了由显像管向等离子、液晶电视升级的十字路口。
作为中国第一台等离子电视的制造者,厦华牌电视机曾风靡一时,当时是中国最大的彩电出口企业之一,曾将TCL、创维、长虹、海尔、海信、康佳等彩电品牌远远甩在身后。知名演员陈道明也曾为其代言,如今不少网友回想,自己家里的第一台彩电便是厦华。
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1995年在A股上市,在进入资本市场的第27年,宣布退市离场。
股票被终止上市
2022年5月25日,*ST厦华晚公告称,公司收到上交所《关于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将自6月2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的交易日期为6月23日。截至最新报告期,*ST厦华的股东户数为1.21万。
事实上,公司因2020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公司股票自2021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022年4月29日,公司披露的2021年年度报告和年审会计师出具的《关于对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扣除情况的专项核查意见》显示,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23.77万元,营业收入1.52亿元,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或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金额为零元。
上述情形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的终止上市情形,经上交所上市委员会审核,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为什么会到如今境地?
在上世纪末,厦华陷入了多元化扩张的泥潭,其涉足的领域包括手机、计算机、显示器、传真机、系统集成、微波通信设备、电子商务等。
1999年,厦华更提出把手机、计算机两大业务列为和彩电生产并重的支柱产业。
2003年、2004年,厦华电子连续两年亏损。痛定思痛,厦华电子重新确立战略定位,向平板电视转型,利润大增,“起死回生”。
但好景不长,谁也没想到平板电视市场竞争异常残酷,2006年、2007年,厦华电子再度连续亏损,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2008年5月,厦华电子戴上“*ST”的帽子,面临退市风险。
2014年,厦华停止彩电生产,过去的主营业务彻底停顿,全年再度亏损2.3亿元,再次被警示。同年,厦华彩电的相关资产及“厦华”系列商标也租赁、转让给了福建民营企业万利达,其中“厦华”系列商标以1200万元被贱卖。
期间,厦华一直靠出售厂房“度日”。资料显示,2007年12月27日,厦华电子以9950万元出售厦门市湖里区长虹路33号的主厂房,获利2841.33万元,以此缓解财务压力。2008年,该公司以不低于1.72亿元的价格出售了厦门市火炬高新区的厦华电子厂房。2013年,将位于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22号的工业房地产作价8450万元,出售给联发集团有限公司(关联企业)。
而最近几年,厦华一直在重组的路上。仅在2015年,公开的重组对象就多达3个,分别是游戏行业的火瀑云、互金行业的爱财网,以及第三方支付的苹果信息,无一例外,全部流产。
随后的2018年、2019年、2020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0.31亿元、0.28亿元、0.09亿元。但进入2021年,也是退市新规执行落地的一年,公司营收突然大幅增长1691.69%至1.52亿元,但净利润仍亏损0.05亿元。
“进口牛肉”收入保不了壳
为了保持上市地位,厦华费尽心机,突然大量新增进口牛肉等业务,公司2021年营收突然暴增至1亿元以上。同样,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12415.5%。
对于上述蹊跷的变化,交易所立即下发问询函,问题直指公司营业收入大幅新增进口牛肉等业务真实性、公司营业收入扣除等核心。
*ST厦华回复交易所问询函中坚称,2018年以来,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是农产品及食品供应链管理等业务,农产品—肉类是公司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并且公司还认为,农产品—肉类—进口冻牛肉/猪肉业务是可持续性的,该项业务不属于“未形成或难以形成稳定业务模式的业务所产生的收入”。
但会计师事务所给出的审计意见中均表示,由于未能完成全部审计工作,审计意见尚未形成,无法发布最终意见。
直至4月24日,在监管下发的督促风险提示工作函中,会计师事务所“绕过”公司,给出了最终审计意见,认为结合取得的审计证据,同时根据上交所退市指标营业收入扣除的相关规定,经该所管理委员会讨论,拟将公司冻牛肉的营业收入列为“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
公司于4月30日披露2021年财报,但除与主营业务无关或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公司的营业收入金额为零元。交易所随即下发了公司股票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和监管工作函,由此公司也提前锁定了退市名单。最终结果是5月25日股票被终止上市。
有分析指出,随着退市常态化、注册制全面铺开、制度短板加快补齐等因素,市场约束机制将不断健全,国内上市公司有望加快优胜劣汰,上市公司将更加聚焦主业,注重可持续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