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迅猛,全球市场格局悄然变化,韩系电池企业面对强势的中国电池企业全球竞争,正疲于应对。
01
韩国“三剑客”整体市占率下降
据韩国SNE Research统计,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517.9GWh,同比增长71.8%。韩国三大动力电池企业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虽然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但3家企业合计动力电池装机的全球市占率降至23.7%,同比降幅达6.5%。
其中,LG新能源滑落至行业第三,2022年装机量为70.4GWh,同比增长18.5%,全球市场份额由2021年的19.7%下降至13.6%,被比亚迪反超。
拉长时间线看,韩系“三剑客”在排行中一直是不容忽视的存在,尤其体现在海外市场份额上。相比中国电池企业,韩国电池企业进军欧美市场的时间较早,持续占据海外市场动力电池装机较大份额。然而,随着中国电池企业积极“出海”,韩国电池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份额也在被挤压。
单位:GWh 数据来源:SNE Research
机构数据显示,在海外市场,尽管韩系“三剑客”2022年装机量均较2021年呈现两位数的增长,且SK On和三星SDI市占率都小幅提升,但受LG新能源市占率下降拖累,韩国电池企业整体在海外市场份额合计为 53.4%,较2021年下降2.2个百分点。
LG新能源海外市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大众欧洲ID系列、特斯拉 Model 3 和Model Y,以及福特野马 Mach-E等车型的稳健销售。从排名看,虽然LG新能源海外市场市占率仍位居第一,但宁德时代与其市占率差距已大幅收窄。
SK On配套车型主要包括现代 Ionic 5、起亚 EV 和福特 F-150等;三星SDI业绩增长则主要受奥迪E-Tron和宝马i4和iX等车型销量增长的带动。
相较而言,在2022年海外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中,孚能科技、宁德时代、比亚迪、欣旺达的同比增长率均超过韩国企业,孚能科技同比增长更是高达1794.4%,同时,远景动力、亿纬锂能也表现不俗。整体显示出中国电池企业在海外市场强劲的增长势头。
而面对自身整体市占率的下降,以及中国电池企业的“攻城拔寨”,韩国电池企业自然不甘。
02
一手扩产,一手保供
当前处于行业高速发展期,为消化更多车企的订单,动力电池产能成为电池企业重要的市场竞争力之一,扩产潮汹涌而至,韩系“三剑客”也不例外。
近日据韩国媒体报道,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预计将在2023年投资高达2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80亿元)用于扩大产能,总计达135GWh,可为200万辆65kWh的电动汽车供电。
SNE Research预计,2023年全球电动车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790GWh,而全球供应量将达1025GWh,远超需求量。
虽然围绕业界关于“动力电池未来可能出现阶段性的产能结构性过剩”的推测不绝于耳,但从上述韩方报道的扩产规划看,似乎并未影响电池企业的扩产热情。韩系电池企业加速扩张的同时,更为担心的仍是上游材料供应链的稳定与否。
动力电池制作过程中,材料成本占比高达80%。这意味着电池企业需要从基础的锂、镍等矿产到正负极等电池主材上广泛布局,才能保证电池产能,降低产品价格。
资料显示,目前韩国电池产业的四大关键材料对外依存度分别为:负极47.2%、正极80.8%、隔膜69.5%、电解液66.5%。对中国锂等重要材料的依赖度超过80%,例如,2022年上半年韩国从中国进口电池关键原材料——氢氧化锂增长404%,对中国进口依赖度达83.2%。
为了降低对中国矿产和电池材料在供应链上的依赖程度,韩国也在加速相关布局。
韩国《亚洲日报》1月18日报道,在电池主材市场,韩国电池企业正力求通过自主生产方式巩固其竞争力。
LG化学在其韩国庆州、益山,中国无锡工厂以外,计划在韩国庆尚北道龟尾新设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工厂,规划年生产规模为6万吨。
三星SDI旗下子公司STM与EcoPro EM将合作推动正极材料自主生产。EcoPro EM今年将正式开启NCA正极材料的生产,年产量预计3.6万吨。
SKI旗下SKIETechnology(SKIET)则通过在海外市场增设生产设备提高产量。去年10月SKIET波兰的锂电池隔膜第一工厂已建成投产,年产量为3.4亿平方米。据悉,SKIET还将在2024年前增设三家工厂,推动其隔膜年产量升至15.4亿平方米。
此外,2022年4月,LG新能源还曾宣布牵头韩国财团拟在印尼投资90亿美元,建设一条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印尼在全球镍矿产量名列前茅,该合作将有助于LG新能源更便利地获取镍原料,并推进电池产能建设。
除了布局自建材料工厂,韩国电池产业链企业还与中国矿企和材料企业先后签订长期采购订单。
按照相关合同约定,2023年至2025年,东鹏新材、雅安锂业、天华超净等企业将向SKI供应电池级氢氧化锂等产品;雅安锂业还将向LG新能源供应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合计不超过3万吨;华友钴业将向韩国浦项化学以及双方的合资公司供应三元前驱体,后者为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的锂电池材料提供商;道氏技术也曾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将向浦项化学供应NCM前驱体。
显然,韩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加速原材料布局、自产和采购,均着力确保电池供应链安全。
当前,欧洲和北美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加快,这为中国、韩国等国家的电池企业均提供了机会。包括宁德时代、远景动力、孚能科技、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在内的中国电池企业,均已在欧洲如火如荼地布局电池基地,旨在为海外市场客户就近提供配套服务并加强自身全球化布局。
其中,远景动力在法国、英国、西班牙已经布局三座零碳电池工厂;宁德时代、蜂巢能源各在欧洲布局两座动力电池工厂;亿纬锂能和国轩高科也分别将在匈牙利、德国建设大型动力电池工厂。与此同时,国轩高科还计划与欧洲电池制造商InoBat 合作,将在欧洲合资建设 40GWh产能。
此外,宁德时代近期还宣布将通过输出技术和服务方式,“牵手”福特在美国建厂。
中国电池企业在全球市场开始直接与日韩电池企业“硬刚”。
韩国电池企业除了在波兰、匈牙利、土耳其等欧洲国家有所布局外,同时还在加大与美国汽车企业的紧密合作,加快在美国建厂的步伐,粗略统计,至2026 年预计其将在美国合建11 家电池工厂。但美国车企曾以确保电池安全为由,要求电池企业共享电池相关技术,对韩国电池企业也带来冲击。叠加其他不确定因素,未来电池工厂的落地仍存变数。
全球市场风云变幻,提高动力电池市占率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头部电池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越演越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