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解决方案商而言,平台性解决方案商将会更聚焦于基础设施,要么像腾讯一样,联合大的地产商恒大地产,组建恒腾网络。要么联合多个中小地产商和物业公司,打造横跨不同地产商和物业公司的公共平台,赋能地产开发商和物业公司的数字化转型。
当我们通过百度查找“智慧社区”的时候,看到的差不多一半是各类智慧社区解决方案厂商的广告,介绍可以通过各类智能硬件实现家庭及社区的智能化场景;还有差不多一半是政府主导下建成的各类智慧社区的宣传,可以实现各种智慧政务的便民服务或者社区公共服务。总之,给人一种智慧社区是解决方案商的智慧社区、是政府的智慧社区的感觉。根据项目类型不同,社区主要可以分为居住社区、商业社区、高科技产业园区、大学城和医疗养老社区五大类,我们以常见的居住社区为例,涉及到的群体类型包括社区居民、物业管理公司、地产开发商、政府(居委会),当然还有各类智慧社区解决方案商。那么,这几大类群体,到底是谁的智慧社区。
地产开发商的周期是以房子售出为终点,换句话说,地产开发商不为小区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设计、开发“智慧社区”,对地产开发商而言,不过是增加产品的“卖点”,提高售价的一种手段而已。其设计、开发“智慧社区”的落脚点在于客户的“买点”而非整个系统,必然有很多看起来很美的鸡肋掺杂其中。
对大部分社区居民而言,关心的并不是居住的小区使用了多少炫酷的黑科技,而是炫酷黑科技背后带来的安全感、便捷性和舒适性。如果这些智能化解决方案并不能给居民带来安全感、便捷性和舒适性,或者小区的居民的安全感、便捷性和舒适性各方面本身就很高,其实是不喜欢甚至抵触这些智能化解决方案的。
基于更便捷高效的社区公共事务管理、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以及其它综合性因素,政府(居委会)对于智慧社区建设热情高涨。从政府发文到投资建设智慧社区示范园区以及各种政策指引可见一斑,政府已经成为智慧社区建设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但对于动辄上百万的智慧社区建设成本,政府能做的只是对一些老旧社区进行部分智慧化改造、建设示范性项目以及规范智慧社区建设市场等等,而非大规模投资,建设智慧社区。
包括电信运营商、第三方平台厂商、系统集成商、设备供应商在内的各类大大小小的解决方案厂商,为了快速推进其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落地,抢占市场份额,进行了惨烈的竞争。事实上,在智慧社区市场还未充分打开的情况下,解决方案厂商的竞争已成红海,各类解决方案商目前成为智慧社区建设的最大推动力。但因为数据安全和归属权的问题,解决方案商并不能拥有、使用甚至看到智能设备的运营状态数据。“智慧社区”对于解决方案商而言,同地产开放商一样,也是交付一个生命周期并不长,且不能持续运营的产品而已。
物业管理公司肩负着小区日常运维、设施的管理以及服务小区居民的工作。同地产开放商、解决方案商这类交付项目或者产品的企业不同,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的是一种持续的服务,是同政府(居委会)一起满足小区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需求的提供者,只不过和政府(居委会)区别在于物业管理公司是营利性企业。同其它营利性企业一样,物业管理公司也面临着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加收入来源、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各类智慧化解决方案已在很多行业被证明在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加收入来源等方面效果显著,很多居民小区也引进不少的智能化场景,典型的如小区智慧停车的出入口管理。
需求是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从这个角度来看,物业管理公司应该成为智慧社区建设的第一推动力,或者说,当“智慧社区”成为物业管理公司的智慧社区的时候,智慧社区的市场才会被充分打开,其效果才能充分展示出来。
像看“企业数字化转型”一样看“智慧社区建设”
虽然有满屏的解决方案商热情和持续多年的国家政策指导,也有物业管理公司在小区碎片化的使用各类智能解决方案,然而概念高大上、内涵极广的智慧社区建设过程却步履蹒跚,甚至可以说很少有人触摸到智慧社区的存在。很多分析性文章把智慧社区建设缓慢的原因归结为组织者缺失(作为系统性建设,却没有统合各参与方的最终主导者)、服务整合不足(作为整合型系统,各类别、各层次的服务整合反而拖了后腿)、产品不达痛点(作为社区化服务,产品却不能体现社区化应有的差异性)、技术配套滞后(作为技术性集成,标准统一、数据处理、管理维护都不受关注)等因素。但笔者认为,作为智慧社区第一需求方的物业管理公司的不觉醒,或者把智慧社区建设简单的看成各种智能设备和智能场景的叠加才是智慧社区发展缓慢的最大原因。
不同行业的很多公司已经证明,仅仅靠堆积各种智能化设备或者软件工具的数字化转型大部分是不会成功的,这些工具或者软件带来的运营成本的下降或者效率的提升可能还不足以覆盖购买和运维这些工具的投入。在笔者看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而引起企业生产方式或者服务方式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种智能终端、场景化解决方案以及物联网平台都是实现企业生产方式或服务方式变革的手段,为了匹配这种强大的手段,公司的战略、架构、人才甚至管理理论等要素要发生变化。事实上,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在其它行业也并不容易,即便是在TMT这种更数字化的行业。GuideSpark的CEO在最近的一个文章中指出,仅仅在过去的一年中,全球企业共花了1.3万亿美元进行数字化改革,但其中的70%(约9000亿美元)浪费在失败的项目上,在那些没有彻底失败的项目中,也仅仅有16%的企业业绩有所提升,即便是作为数字化先驱的TMT行业,也仅仅有26%的企业数字化改革成功。但庆幸的是,基于如此大的资金浪费、失败项目和全球众多行业专家的分析,为接下里的数字化转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储备。
对同为营利性企业的物业管理公司而言,使用各类解决方案商提供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进行企业改革,调整公司的战略、组织架构、人才架构等,保障智慧社区软硬件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加企业收入来源,给社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物业管理服务应该是其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也是打开智慧社区建设的正确途径。智慧社区的建设过程,就是物业管理公司的数字化转型过程。数字化转型本身很困难,对于管理体系和人才储备相对落后的物业管理公司挑战尤其大。对此,笔者倒是很期待脱胎于恒大和腾讯两家公司的恒腾网络的表现,恒腾网络背靠恒大地产庞大的物业/社区资源,有拥有腾讯天生的数字基因,希望可以走出一条不一样的智慧社区建设之路。
智慧社区建设未来格局的猜想
政府作为智慧社区建设的主要推动力之一,除了直接参与智慧社区建设,规范智慧社区建设市场和标准外。完善物业管理公司淘汰机制,加速物业管理行业洗牌,淘汰一批规模小、能效差、管理水平低下的物业管理公司,扶持有规模、有能力建设运营智慧社区的物业管理公司快速成长。事实上,上海市虹口区已经对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提升亮出利剑:大力健全物业服务市场,加快物业服务信息发布平台推广和应用,完善物业公司淘汰机制等措施。
中国地产开发进入新的阶段,地产开发商,尤其是可以同时提供物业服务的地产开发商在逐步转型,将会成为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这点从万科定位从“城市配套服务商”转变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就可见一斑,据郁亮解释称,“配套服务”更多的是硬件,而“生活服务”不仅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和各类内容服务。智慧社区建设和运营的理念会逐步从新建小区延伸到其服务的存量小区。考虑到传统地产行业的IT能力和其建设服务的小区散落在全国各地,和大型的IT企业合作(互联网、电信运营商、大型系统集成商、科技企业等),搭建智慧社区的基础设施平台是其最有效的策略。事实上,恒腾网络就是恒大和腾讯这种情况下合作的结果。而这类平台企业更多的是完成智慧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到智慧场景的实现,或许要依靠围绕在这类平台上的生态企业。
对解决方案商而言,平台性解决方案商将会更聚焦于基础设施,要么像腾讯一样,联合大的地产商恒大地产,组建恒腾网络。要么联合多个中小地产商和物业公司,打造横跨不同地产商和物业公司的公共平台,赋能地产开发商和物业公司的数字化转型。而对于更多的中小解决方案商,就是要选择加入不同的生态圈了,把智慧社区最末端的智慧场景做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