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手互联 手车互联 谁该掌握主导权?

2023-12-23  

将时间拨回到两年前,以智能技术作为攻入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杀手锏的华为汽车还没有打磨出能够支持高速领航辅助的智能驾驶系统,于是乎,华为只能将发力的重点放在了智能座舱上面。不过,面对御三家蔚小理这三个智能座舱的标杆,怎么在用户体验上开风气之先,还没有在汽车领域打开局面的华为,急需拿出一个让人惊叹连连的答案。


随着问界M5的正式发布,华为向世界公开了新一代智能座舱的标杆性的体验-车手互联。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总结一下鸿蒙车机与蔚小理车机在用户体验上的根本差别,可以借用智能驾驶分为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智能两条技术路线的类比,友商的智能座舱提供的用户体验走的是“单车智能”路线,鸿蒙车机的车手互联则是“多终端协同智能”路线。


所谓单车智能,是指用户的感知、交互都局限在智能电动汽车这个大号智能终端的边界之内,业界主要通过语音助手,跳过多级菜单,以类似于鸿蒙元服务或场景卡的形式实现应用的快速启动,有一说一,这种“一键直达”的特性大大方便了用户导航、听歌时的车机使用体验,但是在消费者的跨终端全场景体验上,比如在导航上,“单车智能”还是会带来用户体验在跨终端时的割裂感,具体表现便是用户在使用这些服务的过程中,从手机切换到车机时会面临应用的中断。


为了保证被移动互联时代教育了十几年的消费者可以迅速地在车机上获得便捷且不中断的导航、音乐、视频等体验,鸿蒙座舱借助鸿蒙操作系统的分布式能力,实现了应用的无缝流转,推高了用户体验的天花板。鉴于大部分汽车媒体普遍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很少从技术的角度去阐述这种无缝流转、服务跨终端到底是怎么实现的,所以本文就谈一谈车手互联的底层技术,并延展着探讨一下,在这个赛道上,到底是手机厂商还是车企应该掌握主导权。


01  分布式技术-车手互联的技术底座


开章明义,实现服务的跨终端体验和深度车手互联的技术底座是操作系统的分布式能力。我们以基于鸿蒙操作系统实现的导航无缝流转为例,揭秘应用接力所涉及到的分布式技术原理。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正如把大象放进冰箱一共分为三步,鸿蒙座舱能够实现应用的无缝流转也是依照鸿蒙操作系统的三大能力按照三个步骤实现的。


第一步,依靠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实现设备的发现和连接。具体来说,就是屏蔽掉底层通信链路(近场通信技术-WiFi、蓝牙为主,还包括UWB和刚刚开始商用的星闪)的差异,发现周围的智能终端,并且基于账号体系或者用户ID,通过分布式安全,建立安全可信的连接。   


这里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快速”组网,因为只有将设备发现和连接的时间缩短到足够短,才能建立真正的无感连接,如果设备联网需要等上大半天,又何来的无缝流转?第二个重点在于安全,没有安全的跨端没有任何意义,只会让黑客们欢天喜地。安全的根基是厂商建立的账号体系,在万物互联的愿景中所宣扬的“围绕用户”建立可跨端、不中断的体验,这里的用户指的就是账号标识的一个又一个个体。


第二步,通过分布式调度打开跨端设备的APP或者元服务。这一步是应用接力和服务不中断的关键。


第三步,通过分布式数据管理,实现数据的跨端传输。

图片

图片来源:华为开发者课堂


以上虽然是以华为的鸿蒙进行举例,但其实其他手机厂商也是基于同样的技术原理。毕竟,自2019年以来,鸿蒙的版本已经迭代到了4.0,它的分布式总线、分布式数据、分布式安全作为解决多终端互联的底层技术栈,早就被友商们研究了个底朝天。


说句题外话,如果大家真的知道鸿蒙的发展史,就明白它绝对是10年磨一剑。2012年,华为刚刚决定提高智能手机业务优先级时,任正非老爷子便提出要为可能的安卓断供风险未有绸缪,提前布局,2015年,出于对万物互联时代即将来临的战略判断,华为内部开始鸿蒙项目的立项论证,2016年,正式启动鸿蒙系统的开发,并在2019年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一环紧扣一环。


所以,鸿蒙的问世虽然有替代安卓的应急需求,但它问世之初瞄准的就是多终端、全生态的星辰大海。


02  手机厂商纷纷布局车手互联


如前文所述,放在大的技术图谱中来看,车手互联只是华为1+8+N的全场景生态中智慧出行场景中的一道小菜。   

图片

图片来源:华为


其实,除了华为之外,所有的手机厂商都在布局自己的全场景生态。比如Oppo,以在2022年发布面向多设备跨端互联的潘塔纳尔系统作为底层赋能平台,布局智慧文娱、智慧生产、智慧学习、智慧健康四大场景。

图片

虽然没有明确地在智慧出行上做战略级布局,但是,在车手互联方面,Oppo的数字车钥匙可以提供无感解锁、近车迎宾这类极具仪式感的体验,基于轻量化的服务,同样能够实现导航无缝流转。怎么说不重要,怎么做才最关键,不是吗?   

图片

图片来源:Oppo


Vivo同样推出了面向万物智联时代的跨终端操作系统蓝河OS,同时,在网络层推出了可以让数据在设备之间实现高效、安全传输的BlueXlink连接协议,从功能描述来看,大概率相当于Flyme Auto的Flyme Link和蔚来的NIO Link技术。在车手互联的功能体验上,Vivo推出了数字车钥匙功能,支持比亚迪、蔚来、理想等头部车企,在应用接力上,Vivo在应用APP级别提供了智能车载4.0套件,同样可以实现导航、音乐在手机与车机之间的无缝流转。

图片

图片来源:Vivo


当然,还有一个更加不可忽视的选手-小米。鉴于在内卷的智能电动汽车淘汰赛阶段,华为和小鹏已经成了智能驾驶领域的标杆,比亚迪在三电技术、供应链垂直整合上也成了业内典范,小米汽车可打的牌已经不多,所以,其基于澎湃OS着力打造的“人车家全生态”将成为小米汽车在残酷的淘汰赛阶段杀出重围的重要杀手锏,也将成为雷总为小米汽车而战的重要突破点。   

图片

图片来源:小米


说到全生态,智能家居、物联网、移动办公。。。细数下来,小米应该是国内布局最广、介入最深的厂商了。鉴于HyperOS对小米汽车的成功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HyperOS能够带来一些超出用户期待的体验。比如,目前的车手互联都是基于同一个账号打通数据壁垒,这就将体验限制在了“单人多设备”之间,小米是不是可以在“多人多设备”之间打一个样板呢?

图片

图片来源:Oppo


03  写在最后


到这里,文章标题所提问题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手机厂商已经在分布式操作系统、车手互联的Link协议和功能套件方面做足了准备,鉴于目前所有车手互联体验都是基于用户的账号体系,而这几家大的手机厂商各自都有数亿级别的用户账户,所以,车手互联的主导权应该属于手机厂商,而不是车企!   


文章来源于:电子工程世界    原文链接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