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今年早些时候在互动平台曾表示,谁掌握了先进的电池技术,谁就掌握了电动汽车的未来。
在电动化浪潮下,包括吉利、上汽、广汽、蔚来、通用等在内的头部车企,近两年纷纷布局自研动力电池,以避免陷入“给电池厂打工”的困境。据市场信息,近日,奇瑞旗下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按下“快进键”。
9月26日的一份招标公告显示,名为“2023年某公司芜湖雅图电芯2#线刀片&圆柱电池注液&烘烤设备采购项目”正在进行招标。招标内容为“采购注液清洗等设备用于圆柱&刀片试制线”相关电池注液机、烘烤炉、电芯上下料小车等设备。
尽管上述信息中隐去了公司名称,但此前一日的另一份招标公告表明,9月26日的招标主体“某公司”,即为安徽得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有接近奇瑞汽车的业内人士向媒体表示,奇瑞确实在推进动力电池自产自研项目,“不过具体细节还不清楚。”天眼查显示,安徽得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经营范围包括电池制造、电池销售等。其股东构成中,奇瑞新能源(持股44.44%)和芜湖奇瑞科技(持股22.22%)赫然在列。
在9月25日招标公告中,安徽得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对项目概况的描述为“得壹能源芜湖雅图电芯2#线刀片组装焊接设备采购项目,涉及雅图电芯2#线刀片组装焊接设备的设计、制造、改造、安装、调试等”。
实际上,在自研电池之前,奇瑞与电池厂的合作研发已越来越紧密。今年4月,奇瑞与宁德时代共同宣布,双方将联合打造全新动力电池品牌ENER-Q,将覆盖纯电、插混、增程的动力类型,适配C端和B端的应用场景,涵盖钠离子、M3P、磷酸铁锂及三元锂等材料体系电池系统。此外,工信部第37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显示,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将首发落地奇瑞车型。
业界人士分析认为,虽然车企对“受动力电池供应的掣肘”怨声载道,但车企自研自制电池难以一蹴而就。截至目前,真正能够做到自研电池系统落地的车企也是屈指可数。
01
车企自研电池系统
今年3月,在广汽埃安弹匣电池2.0枪击试验发布会上,广汽埃安表示,其自研的弹匣电池已从初代升级为2.0,突破性研发出超稳电极界面、阻热相变材料、电芯灭火系统等一系列原创安全技术,电池安全测试标准也从针刺升级为枪击。其在业内首次实现电池整包枪击不起火。
广汽埃安表示,弹匣电池2.0作为电池整包技术,可以匹配长续航、超快充等电池技术,不仅将逐步搭载昊铂实现量产应用,也可以赋能深潜、航空、航天等领域。
5月13日,吉利自研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完成了首次基础安全测试。该测试报告显示,神盾电池顺利通过电池针刺、海水腐蚀浸泡、三面跌落重击、外部火烧试验。
据悉,首款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吉利银河L7,未来还将进行整车级别的电池安全测试。
此外,岚图“琥珀”及“云母”电池是岚图汽车于2021年9月发布的两套自研电池系统,据介绍,岚图汽车进行了大量的研发试验来验证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岚图汽车曾表示,这两套电池系统将分别应用在纯电动和增程式两种不同动力车型上。
时至今日,车企自研电池之路大部分聚焦在电池系统层面,真正自研自制电池电芯的企业实际面临重重困难。
02
车企自研自制电池“难上难”
今年7月,蔚来宣布推迟自制电池的量产节点,放缓其电池工厂部分设备的采购节奏。蔚来对此回应:“根据业务需求,我们推迟了电池量产的时间,项目在按照新的量产时间正常推进。”但并未给出明确的时间节点。
事实上,车企自研自制电池,追赶动力电池头部企业之路极其困难。
一方面,目前只有比亚迪、长城汽车等少数车企凭借自身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旗下分别拥有弗迪电池和蜂巢能源这样的电芯研发和生产企业,其他车企在电芯方面的技术积累与经验几乎为零,或处在初期阶段。同时,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捷威动力等头部电池企业则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生产和应用经验,以及前瞻性技术储备。
这意味着,车企如果没有庞大的资金实力和持续的时间投入,其自研自制电池技术难以比肩头部电池企业水平。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对锂矿、锂盐等上游核心资源需求旺盛,为实现保供和降本,头部电池企业纷纷通过合资建厂、入股、合作等方式,锁定相关资源和原材料,而车企在绑定上游资源方面也并非其所擅长。
此外,车企自研自制电芯还需迈过实现盈利的门槛。据行业测算,动力电池盈利阈值为年产能25GWh,实现较为理想的运转效率要达到40GWh,拥有市场竞争优势则要突破100GWh,所对应的配套新能源汽车数量分别约35万辆、60万辆和150万辆。
如此量级也足以让绝大多数车企望而却步。
实际上,目前碳酸锂价格较去年60万元/吨的高点,已降至17万元/吨左右,有效缓解了动力电池核心原材料的成本压力。当“拥锂为王”的行情回归理性,车企自研自制电芯的意愿也趋于缓和。加之除了磷酸铁锂、三元锂主流技术路线外,头部电池企业已全面覆盖包括磷酸锰铁锂、钠离子等各个前沿电池技术路线,技术壁垒高筑。业界人士表示,现阶段车企布局电池领域,更多的旨在增强产业链话语权,而自研自制电芯尚需长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