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新能源汽车,你最关心的点是什么?有的人可能更关注车型的智能驾驶技术,有的用户则看中车辆的续航里程。但从一款产品最基本的使用需求出发,个人认为电池安全技术应该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毕竟,所有新能源汽车的驾乘体验,均建立在出行安全保障之上。今天本文就将以市面上主流的风行雷霆铠甲电池、元PLUS刀片电池以及AION Y弹匣电池为例,分析它们的电池技术和安全性,希望可以为你后续购车带来帮助。
风行雷霆铠甲电池,南北通用性更高
凭借极具年轻化的车身设计、12.99万元起售的价格等特点,风行雷霆上市后深受市场以及消费者的追捧。而在关键的车辆安全性方面,风行雷霆采用了铠甲电池。
“铠甲电池”顾名思义,其拥有超强的安全防护能力。在“四维超高防护盾技术”的加持下,铠甲电池的每一颗电芯都具备隔膜防火涂层技术,可以有效抵御800℃的高温。而在每一颗电芯之间,铠甲电池也使用了纳米级隔热气凝胶,确保工作时能够将热空气快速排出到外部,使电芯具有出色的热稳定性。同时,铠甲电池具备高强度的外壳,熔点高达1200℃。外壳内部集成有全贴合高效液冷集成系统,能够加速热量传导。此外,铠甲电池拥有出色的防水能力,达到了业内最高的IP68等级。四维超高防护盾技术保障了铠甲电池从电芯、模组、整包再到整车的全方位安全,处在行业领先水平。
不仅如此,风行雷霆还首搭华为TMS2.0热泵热管理系统,实现空调、电驱、电池一体化热管理。让铠甲电池可适用零下18℃以下的超低温环境,相比行业低8℃,使得冬季续航提升16%,改善低温工况下掉电严重、续航降低、电池容量衰减等用户痛点,带来扎实续航,无惧南北温度差,真正实现纯电车南北普及。
由内而外的四维超高防护盾技术,使得铠甲电池在安全性能方面遥遥领先,并通过了多家机构的专业、严苛测试。据了解,在Top Safety试验中铠甲电池完美通过了电池刮底、托底测试项目,在Top Grade挑战中也完美通过了极限低温、高压冲水、整车穿越千度火线等安全测试项目。此外,铠甲电池也经受住了极寒、24小时浸泡等极端环境的考验,安全性能可见一斑。
元PLUS刀片电池,热稳定性出色
元PLUS是比亚迪旗下较有代表性的紧凑SUV车型,定位与风行雷霆相似。该车搭载比亚迪e平台3.0,且拥有比亚迪自研刀片电池系统。
“刀片电池”全称为刀片型磷酸铁锂电池,原理是将电芯和电路板封装在长条形的刀片状电池组外壳中。依托磷酸铁锂材质出色的热稳定,这种电池的安全系数较高,能够有效地防止短路、过充和过放等问题的发生。此外,刀片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对较高,可以在同样的体积下实现更高的容量。
由于刀片电池是长条形结构,所以正负极之间隔了很长的距离,可以有效降低内部发生反应时热量的产生,并且发生内部短路的概率更加低。刀片电池发布的时候,比亚迪就对刀片电池进行针刺试验,而刀片电池的测试结果是无明火、无烟,表面温度30℃~60℃,电池表面的鸡蛋无变化。这样的结果就意味着如果交通事故导致动力电池受损,刀片电池会比一般的磷酸铁锂电池发生爆炸自燃的概率低一点。
AION Y弹匣电池,散热性较佳
与前两款车型相比,AION Y采用的是弹匣电池。弹匣电池采用了弹匣式结构的电池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把电芯一个一个放在安全保护壳中,就像弹匣里的子弹,而弹匣电池主要通过安全保护壳保障安全。而弹匣电池的安全保护壳,大有来头。
弹匣电池的外壳为耐高温(超1400℃)材料,并在电芯之间采用了隔热材料,很大程度上起到阻燃、隔热的效果。就算单一电芯出现故障,也不会波及到其他电芯。此外,弹匣电池还会通过BMS优化以及物理散热优化等方式,进一步确保封装在保护壳内电芯的安全。
细节方面,弹匣电池的内部还加入了极速降温的速冷系统,配合第五代电池管理系统,能实现散热面积提升40%,散热效率提升30%以及24小时全覆盖的全时巡逻模式对电池状态进行监控,发现异常就会启动电池速冷系统为其降温。在实际测试中,弹匣电池穿刺后无爆炸起火现象,也无浓烟冒出,基本与刀片电池一致。
总结
从技术与安全性能来看,铠甲电池、刀片电池、弹匣电池各有优势,均能够较好地防止短路、过热等问题的发生。不过从通用性的角度出发,风行雷霆搭载的铠甲电池明显优于刀片电池与弹匣电池,能够满足南北方车主通勤需求。因此,如果你需要寻找一种安全、可靠、性价比高的纯电SUV,风行雷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