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中和成为大势所趋的背景下,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政策的指引下,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望步入黄金发展阶段,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电动车替代需求不断增长。随着5G商用进程深入,全球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期,车联网渗透率与电动车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从而带动通信模组、智能驾驶系统等行业需求进一步提升。业界人士指出,在国家的政策引导支持下,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提升,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智能网联化的功能逐渐成为终端消费者购车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提升,交通安全、环境污染、能源供给等重大问题日益凸显,发展安全、高效、绿色出行方式的需求日益强烈。智能网联汽车将为保障交通安全、改善交通效率、降低能源与污染、引导出行模式变革等,提供重要的解决方案。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新型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加强车、路、人之间的联系,为构建新型综合运输系统等发挥关键作用,成为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柱。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必须以我国现有道路交通设施、无线移动通信、北斗导航定位以及路网地理信息等为依托,积极推动复杂系统体系架构的相关祭祀研究,通过构建以先进基础设备为基础的智能汽车设施体系的基础上,为后续智能化路网设施、车用无线通信网络、高精度时空服务、车用基础地图以及大数据云孔平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分发挥智能汽车在网联化方面的优势,加速中国标准化智能汽车信息化物理系统架构的建设工作,全面协调与智能汽车相关的各种复杂系统问题的处理和解决。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智能化与网联化的结合体,主要是通过环境感知、定位测绘、决策规划和控制执行等关键模块实现自动驾驶,环境感知主要涉及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定位测绘则主要通过V2X通信及定位导航进行实现,决策规划的核心在于算法设计与芯片处理,控制执行则是主要在于利用电源管理芯片和功率器件技术提高电气化程度。目前,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研发主要集中在激光雷达尤其是固态激光雷达及感知技术、通信协议及通信技术、数据技术及高精地图等方面,布局这些技术是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重要基础。
我国已将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预计2030年不同级别的智能网联汽车普及率或将超过80%;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量产,量产车比例或将超过30%。我国将加快形成成套完善的法规政策标准体系,从产品技术路线、测试验证、准入上牌、上路通行及后市场保障等方面形成闭环,有效保证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健康发展与技术领先地位。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包含上游关键系统、中游系统集成及下游应用服务。首先,产业链上游具体涵盖感知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以及通信系统,其中,感知系统主要为获取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决策系统用于替代人类做出驾驶决策的判断,执行系统则直接决定着车辆运行特性和乘坐舒适性,通信系统搭建了车辆与外界间信息交互的平台。其次,产业链中游具体涵盖智能驾驶舱配置、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以及整车制造企业,其中,智能驾驶舱配置全面提升客户体验与车内科技感,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备受行业关注正加速发展,整车制造企业则逐步向科技企业深度布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