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们三易生活对于“”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而这不光是我们会更加关注各类智能家居设备,同时也在家中部署了各种智能家居产品,并尝试用相互联动的方式来改善日常生活的便利度与舒适性。平心而论,在家中部署了40多个智能家居设备后,我们确实感受到了科技对日常生活所带来的改变。但与此同时,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甜蜜的烦恼”。
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为了控制这些从环境传感器、、消毒器,到冰箱、电视、热水器在内的一系列智能设备,我们不得不在手机上安装了多个不同的APP,每一个分别对应一个品牌的“智能生态”。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哪用得着这么麻烦,只要所有的智能设备都买一个品牌的不就可以只用一款APP来控制了吗?
虽然确实是这个道理,但问题在于每个品牌基本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领域,如果只是为了追求统一的生态,就很可能不得不在产品本身的功能、规格上受到一定的束缚。例如(加热效果)最好的热水器与(净化效果)最强的空气净化器,它们并非自同一个品牌,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消费者往往就会选择偏重产品本身的功能属性,而不会为了追求统一的APP去选购规格稍差的产品。
正因如此,当看到智能家居业界首批兼容Matter通信协议的产品真正面世时,它们毫无疑问有理由让我们感到激动,但也引发了更进一步的思考。
不可否认,每一种生存形态背后都免不了鸡毛漫天,尤其是当潮水缓流,市场逐渐露出干瘦的山脊。智能家居的利润一直成谜,从调查统计数据来看,全国各地的大大小小的智能家居企业,能够达到良好盈利水平的也就20%,60%以上都持续亏损。
光这一点就给小米这类的玩家一记重锤,据悉,雷军曾强调过小米硬件综合净利润率不会超过5%,这就导致小米本身乃至其整条生态链上的企业能在智能领域汲取的利润都不理想。如此一来,环簇小米的不少企业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纷纷选择去“小米化”。以石头科技为例,2016年,石头科技的营收基本来自小米品牌产品。
但到2021年,1月-6月,公司实现营收23.5亿元,同比增加32.19%,其中自有品牌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收入占比提升至94.80%。华米科技甚至不惜破釜沉舟,在去年第一季度净亏损4042.7万元投入自有品牌。
这边小米养虎为患,那边华为完善的子系统也未必就万无一失。跟小米正好相反,品牌依附华为才可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产品价值,整个场景的联动也能保证各环节的基本益处。只不过,这里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别是华为一度跟B端来往密切,不得不承认,2021年以后,B端资金能力大幅度下降。
海尔本身是传统家电企业出身,生态运营远不如互联网企业,这两年,家居市场消费热情冷却让它的属性更加明显,数据显示,海尔智家的营收账款天数从2018年的22.47天变成2021年的24.17天。
智能家居到底还有多大的风口?各家门前积雪三尺,后来者再想扶摇直上,也得再等等。
无论是哪个阶段的“智能”家居,都难免遭到消费者的嫌弃。
先来看二手交易平台中的“常客”,扫地机器人、,这些都属于第一阶段的单品。
湖北的木子花两千元入手了一款扫地机器人,她总结的槽点有,经常找不到充电器、扫地时掉渣、地面有地毯会扫不动或者尘盒掉出来,刚开始扫必须把充电器拿走不然就会绕线。
江梓睿觉得,智能马桶也是被高估的。她以3500元左右购入的一款智能马桶,一开始可以正常使用,没多久开始失灵,不能自动翻盖、座圈不能加热。询问客服后,她才知道这款智能马桶的防水等级比较低,是机芯进水导致功能失灵。
智能家居资深从业者杨震对深燃补充道,、扫地机器人,都属于独立使用就能给用户提升体验感的单品,因此也相对普及。当前的很多“槽点”,是受限于行业发展前期、成本高昂而导致的问题。拿扫地机器人举例来说,上面的传感器原来很贵,现在随着技术发展,传感器价格被打下来了,一些“槽点”在加入传感器后就能得以解决。
同样被“嫌弃”的,还有各类具备联网功能的家电,例如,智能洗衣机、智能微波炉、智能冰箱等。在某智能家居品牌相关负责人齐旭亮看来,这种家电很难通过产品本身划分出,是智能家居的第一还是第二阶段,主要看产品是单一使用,还是在某一场景下与其他设备联动使用。
一部分消费者对深燃表示,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家电都是联网的智能产品,选择性少,价格也不高,才购买的。另一部分消费者,则是想感受下老牌家电巨头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