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子商情6日讯 据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2024年中国芯片产业在全球市场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进出口数据均实现了大幅增长,显示出中国在全球芯片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芯片“卖爆”全球
2024年,中国芯片出口量达到2981.1亿块,出口金额达到1594.99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8.7%。这一数据不仅标志着中国芯片出口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还使其成为出口额最高的单一商品,超越了服装、纺织品和手机等传统出口强项。
从历史数据来看,中国芯片出口金额从2019年的1015.78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1594.99亿美元,除了2023年短暂下降外,整体出口金额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这表明,尽管面临外部压力和技术封锁,中国芯片产业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进口增长:高端芯片依赖仍待突破
尽管出口成绩亮眼,但中国芯片进口规模依然庞大。2024年,中国进口芯片数量达到5492亿块,同比增长14.51%,进口金额达到38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6%。这表明中国对高端芯片的依赖依然较大,尤其是处理器、控制器和存储芯片等关键领域。
在进口芯片中,处理器及控制器占比高达50%,存储芯片占比约25%。这些芯片主要涉及CPU、GPU、AI芯片等高性能计算芯片,以及DRAM内存和NAND闪存等存储芯片。这显示出中国在高端芯片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以减少对进口芯片的依赖。
贸易逆差与未来挑战
尽管中国芯片出口增长迅速,但进口规模依然大于出口规模,贸易逆差依然存在。2024年,中国芯片贸易逆差达到226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万亿元),显示出中国在高端芯片领域的进口依赖依然较大。
未来,中国芯片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高端芯片技术的突破需要更多时间和资源投入;另一方面,国际贸易摩擦和外部技术封锁也可能对产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然而,随着中国芯片企业的不断努力和技术创新,中国芯片产业有望在未来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