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南渡江智慧医疗与康复产业高峰论坛上,康复医学领域的前沿技术成为热点话题。来自同济大学医学院康复医学院、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以及同济大学医学院智能康复研究中心的牛文鑫教授发表了题为《智能康复中的生物力学》的演讲。作为康复医学和生物力学领域的专家,牛教授深入探讨了智能康复技术的现状与未来,特别是在运动功能评估、康复机器人以及生物力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智能康复的核心:评估是起点
牛教授首先阐述了智能康复的概念,他指出:“康复评估是康复治疗的基础,没有评估就没有治疗。”当前的康复评估主要依赖于问卷和简单器械,缺乏标准化和客观性。他强调:“未来的智能康复机器人必须拥有类似人类的感知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并结合人工智能,实现超越人类的评估与信息传输能力。”
他提到了一种基于非标志点的运动能力评估技术,这种技术通过摄像头捕捉患者动作数据,能够实时生成评估报告,准确性显著优于传统的尺子和量角器。他介绍道:“这种无接触的评估技术非常适合推广到家庭康复和社区康复中,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便捷而高效的解决方案。”
此外,他分享了一项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轮椅太极拳智能评估系统。这套系统不仅可以实时评估患者的动作,还能为患者提供指导和评分,并结合技术监测心率和呼吸等指标,确保家庭康复的安全性。
生物力学与传感器技术的结合:无接触评估与运动能耗分析
在生物力学的应用方面,牛教授强调了传感器在康复评估中的重要作用。他介绍了如何通过座椅传感器检测人体的微弱振动信号,这种方法能够无接触地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确保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此外,牛教授还提到,智能家居系统与的结合,使得患者可以在家中轻松完成康复训练,同时实时监测健康数据。
牛教授进一步分享了康复过程中的能耗评估技术。他指出,运动能耗是评估患者康复效果的重要数据,但传统方法如呼吸面罩评估能耗非常麻烦且不易普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牛教授团队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运动能耗预测模型,能够通过简单的特征和参数预测患者在康复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这一模型比现有国际标准的误差减少了近40%,极大地提升了康复过程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外骨骼机器人:从辅具到治疗设备
在讲解康复机器人的技术进化时,牛教授介绍了外骨骼机器人的发展路径。他提到,最早的康复机器人笨重且不便于临床应用,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外骨骼机器人逐步向“轻量化”、“柔性化”方向迈进。他引用了2009年美国两位专家的预测,指出柔性康复外骨骼的应用将像1978年的计算机一样,最终会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牛教授还分享了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的实际研究成果——外骨骼不仅没有使患者的肌肉活动能力下降,反而在一些临床实验中增强了患者的运动积极性。他解释道:“穿戴外骨骼的患者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运动支持,还能激活大脑皮层,促进神经连接的重新调整,进一步提升康复效果。”
然而,牛教授也指出,外骨骼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人体的力学分布产生影响,尤其是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可能会带来退行性慢性疾病等问题。他强调,未来的外骨骼机器人需要在设计时更加符合人体力学规律,以确保其长期使用的可持续性和效果。
结语:向智能康复迈进的关键一步
牛文鑫教授的演讲为与会者展现了生物力学、智能康复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他总结道:“智能康复的未来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的深刻提升。未来,脑机接口、人工智能和康复机器人将携手推动康复医学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随着生物力学与智能康复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的康复将变得更加精准、高效和便捷。在这一领域,企业、学术界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将为全球的康复事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