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面临美国持续打压以及新冠疫情的双重困境,华为在2020年依旧实现了8914亿元人民币的总营收,同比增长3.8%。而在面向政府和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华为企业业务营收超过1000亿,实现了2位数的增长。如此优秀的成绩华为是如何做到的?
在7月27日,全球领先的专业电子机构媒体Aspencore与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联合主办的“2021国际AIoT生态发展大会智慧能源分论坛”上,华为企业BG全球Marketing部新ICT资深专家章异辉分享了华为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并就当前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出了“选云建网智联端,共创行业新价值”的技术路径,表示将与伙伴一起,共创致力于行业数字化转型。
人类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进入智能世界
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驱动了产业数字化的新转型,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未来的世界是一个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时代。华为与牛津研究院合作,对数字经济研究发现,2025年全球产业数字化机会将高达23万亿美金。
章异辉表示,华为以前的愿景是: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大家已经看到,通过手机等方式联接起来之后,已经实现了这个愿景。此后,华为于2017年发布了新的愿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以以太网络的发明人罗伯特·梅特卡夫的名字命名的梅特卡夫定律表示,网络的价值随着用户数量的平方数增加而增加。换句话说,某种网络,比如电话网的价值随着使用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快速增加。那么从万物互联、万物智联到万智互联,网络的价值将呈几何级的增长。
章异辉指出,新“梅特卡夫定律”表示联接力就是生产力,提出了联接力还与带宽成正比,与时延成反比。
在数字经济当中,基础核心就是ICT技术,包括5G、AI、大数据等等,通过ICT技术来和行业结合,实现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交通等方方面面。
与华为公司进行数字化合作之后,深圳机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刷脸进场、过安检一直到登机,实现了“出行一张脸”,大大提升了出行效率。章异辉表示:“通过数字化技术创造的价值都属于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未来最关键的部分,因为它的增速是传统经济增速的2.5倍,所以,我们要持续进行新基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 疫情虽让经济付出了代价,但却也意外地加快了数字化转型的进程。现在智能化、自动化和线上化成为常态,例如自动测温已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东西。
章异辉表示:“在工业当中应该采用ICT技术,使它智能化、自动化。如果不做这个事情,其他的企业做了,那他企业就领先了。”
同时,他提出“泛劳动力优势”的观点,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泛劳动力,是未来的生产要素。他表示:“如果一个企业或一个区域建立了泛劳动力优势,那就不会害怕产业的转移,任何一个产业不管是高层次还是低层次的,哪怕是农业,因为不需要人了,同样可以达到很高的生产效率,以此发展经济。所以,未来可能不一定非得是人口大国才是强国。”经济发达区域可以通过构建泛劳动力优势,减少产业转移。反过来,经济落后区域可能就难以等来产业转型,应该基于本地优势产业构建自己的泛劳动力优势,实现经济发展。
在目前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企业做营销数字化,这些还不够,之后他们还需要把支撑系统数字化起来,进一步达到核心生产系统的数字化,中间少人干预,用数字化的手段,或者通过数据发掘生产力,最终实现价值数字化重构、商业模式的创新等等。在这当中,不仅仅提升任务效率、功能效率和系统效率,还将提升组织效率乃至整个生态效率,达到数字化转型的最高阶段。
章异辉表示:“我们做的数字化转型不是一口吃成胖子,任何一个场景把它数字化了,那就是数字化转型的一部分” 。
以史为鉴,数字化激辩二十年之六大痼疾
在产业数字化的过程,我们经常能遇到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证明我妈是我妈、平台一上新任务就头痛、遇到重要场合网络联接却掉链子、终端源头的数据要用时却找不到……
章异辉认为,以上的问题正是当下数字化进程所面临六大痼疾:
- 思想马耳东风:部门墙,数字化不彻底,作业两张皮,要数据易,给数据难,数据不通,难得糊涂;
- 团队鸡同鸭讲:懂IT的不懂业务,懂业务的不懂IT ,T型人才模型难以挖掘数据价值,缺乏π型人才;
- 平台蚍蜉撼树:缺乏弹性扩展能力,烟囱建设的发展之路,难以支撑运营和发展;
- 数据鱼牛两隔:数据没打通,人工对齐效率低,如大量人力和时间投入资产盘点,结果并不准确;
- 通信驴唇马嘴:网络体验差,IT系统运维成了重心,办公、生产和物联网多张网,通信网络仍然复杂;
- 智能蜗行牛步:知识没有沉淀,经验没有传承,重复发明的轮子。
此外,数据作为数字工业核心生产要素,还需跨越六大难关:标准关、网络关、集成关、流通关、软件关、AI关。
面对以上重重关卡,各产业行业企业如何过五关斩六将实现数字化呢?章异辉表示,华为于2020年提出智能体参考架构,技术架构应该一步到位。
华为是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的?
华为公司从1998年开始推行无纸化办公起,20多年以来一直走在数字化的路上。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则是从2016年开始,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在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华为提出的数字化转型智能体参考架构从终端到应用分为4层:
- 智能交互:指终端侧,执行在边、控制在云,云边端协同,加速数据的按需流动和AI能力的发挥,越用越智能。
- 智能联接:通过5G等物理联接,实现无缝覆盖,万物互联。在智能联接的基础上,通过华为云ROMA实现应用和数据协同,盘活历史应用和数据资产,实现数据资产在新老应用之间的流动和共享,打造应用一张网,数据一盘棋。比如说Wi-Fi 6产品,综合性能比Wi-Fi 5提高了1倍,而华为提供的Wi-Fi 6实测主要性能又比业界高了1倍,还支持物联,实现办公、生产和服务一张网,通过分片技术保障关键业务。华为提供的网络技术都支持分片,就是能让不同的业务分着通道走。比如说电力行业,我们就能实现硬软通道在一个管道里边走,硬的通道做什么?做生产控制,它具有确定性,时延有保障。软的通道可以走一般视频、语音等等,帮助企业降低网络部署和运维成本。
- 智能中枢:以云为基础,提供IoT、AI、视频、融合通信、GIS、安全等能力,打通数据,沉淀行业资产,使能应用、 AI和数据。构建智能中枢可以选择一朵公有云或多云,或通过联接公有云部署混合云,不仅仅是可以更方便的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关键是解决了以云、大数据、AI为代表的新ICT技术人才难得的问题,业务部署和运维都简单化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动业务运营上来。
- 智慧应用:聚焦业务实现,从智能中枢获得强劲、敏捷能力,最终帮助企业实现全新体验、效率提升,并在运营中通过发掘数据的价值,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
以上四层也就是云、网、端和应用,对于一个准备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来说,选好云,即选择算力强劲、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续创新、行业伙伴云集的云,同时跨越数据的集成关、流通关和AI关;建好网,即建设一张智能、安全、确定性时延的IP化统一网络,跨越数据的网络关;联接好终端,即终端接入应能南向设备自发现、北向上电即上云,尽量统一标准,无理解障碍地实现智能交互,跨越数据的标准关;部署好应用,实际上在选云时,就获得了应用生态,跨越数据的软件关,与伙伴一起在运营中持续创造价值。总结这一技术路径就是:“选云建网智联端,共创行业新价值”。华为聚焦的是智能联接和智能中枢,使能智能交互和智慧应用,本身并不做行业终端和应用。
华为通过数字化转型实践,总结提出了智能体参考构架和技术路径,那么,华为是如何解决长期以来场景数字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六大痼疾呢?
章异辉介绍表示:
- 思想方面,华为由轮值董事长负责,也就是作为一把手工程,实现任总要求的多打粮食,增加土地化能力要求;
- 团队方面,业务与IT一体化,成立各业务部门一把手负责的变革委员会;
- 平台方面,业务全面上云,微服务化重构近500个应用系统;
- 数据方面,以员工上班免打卡为例,通过构建统一的数字平台HIS,打通了数据;
- 通信方面,部署自动驾驶网络,全球统一体验,如松山湖2.5万人办公,仅2人负责网络运维;
- 智能方面,自己做的降落伞自己先跳,实现AI报销、精准翻译、物流一张单、工程远程验收等。
据章异辉表示,华为数字化基本进入生态效率阶段,其转型经验可供各行业的企业借鉴。
截止当前,华为公司的合作伙伴达到3.1万家,其中1800多家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华为聚焦联接和计算,提供ICT基础设施,与伙伴一起使能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升级,共创行业新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