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的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发展之路

2023-03-29  

上海作为中国超大城市代表之一,在现有气候治理框架下,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如何持续提升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未来如何创新循环低碳转型之路?

在3月29日由国际科技媒体集团AspenCore举办的2023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 Shanghai)的同期峰会“第二届‘碳中和’暨绿色能源电子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李亮先生发表题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上海市可再生资源发展之路》的精彩演讲,为整个产业做了政策引导和解读。

上海能源发展所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国家、地方省市政府高度关注综合能源发展,相关的政策利好层出不穷。在上海市,去年已部署且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1+8+N”整体文件,具体来说“1”是指整体实施意见,“8”是指八个具体的领域方案,“N”是指多支线的保障措施。

李亮指出,双碳大背景下上海的能源发展面临三个“新”形势——能源转型的新形势、能源安全的新挑战、以及能源改革承担的新使命。

(1)能源转型面临新形势

一是电力供应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上海的能源资源相对稀缺,不像其他省份有煤有矿、有山有河,上海主要靠外来电的输入和海上风电。当下,上海存在一些大规模长距离输送的直流外来电带来较大的调峰压力,30万千瓦以下的老旧的煤机效率较低,有一些新的高效能的发电机组未来会面临淘汰更新,还有一部分传统的燃煤机都会面临改造升级。

二是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需要加快完善。目前,上海天然气储备能力有待提高,因为上海的天然气基本靠海运,存在单一的通道风险,所以上海需要有效布局天然气,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比较高的能源安全短板会长期存在。

三是可再生资源面临资源不足等发展瓶颈。一方面,上海的能源资源相对稀缺;另一方面,产权之间共有的因素也是直接制约上海在可再生资源光伏的铺设。

四是成品油规划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即需要调整航空煤油保障体系。上海是航空中心,航空煤油要进一步保障,机场的航油储备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此外,结合中心城区的功能转型,油库布局有待优化调整。

(2)能源安全面临新挑战

能源安全是国家所有经济发展的基石,能源安全会步入一个新的阶段。陈亮表示:“能源作为经济的底层基石,我们要先立后破,我们各行各业要高度关注能源转换的风险,以顺利推动能源安全转型。”

(3)能源改革承担的新使命。

随着能源改革的深入,经营型的发电计划要开放,上海全市的市场化电力改革将会提质增效,新能源也将在未来全面参与市场交易,原有的一些能源资源配置会有较大的调整。陈亮指出,全国的电力交易市场建立起来以后,上海的电力交易市场也在稳步布局。

“既然讲可再生资源,我也把数据跟大家分享一下,”陈亮表示,“在2020年底,上海市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为84.2万千瓦;到2022年底,这一数值已上升至107万千瓦。另外,2020年底上海市的光伏装机容量达136.6万千瓦;到2022年底已达194.8万千瓦——尽管数据均呈现大幅度的增长,但暂时解决不了上海缺电能耗方面的问题,能源发展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对上海能源发展工作的总体考虑

安全为本、多元发展

清洁高效、低碳发展

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服务民生、共享发展

以上是上海市能源发展的基本原则。在这一基本原则下,上海市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划分为以下5个板块:

(一) 着力构建安全可靠、坚强稳定的能源供给体系

一是优化市内煤电结构,煤电向清洁高效灵活兼顾转变。整体是要实施三改联动,节能改造、灵活性改造和具备条件的实施供热改造。

二是有序推进市内燃气电厂建设,气电向调峰和适度电量支撑转变。

三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向集中与分布式并重转变。

四是积极争取新增市外来电供应,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消纳水平。

(二) 着力构建绿色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消费体系

一是进一步推动全社会节约利用能源。要坚持和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更加具有弹性和灵活适度的约束机制,同时要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是促进重点用能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结合上海市重点区域和重大产业项目开发,实施可再生资源替代行动,新建项目原则上要一体化开发屋顶光伏,加强用户侧分布式功能、热泵等综合能源利用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进一步提升能源行业服务民生水平。具体分两个方面,一是推动配电网和充电设施布局协调发展;二是全市居民住宅燃气的老旧立管改造。除此以外,一些类似于智慧燃气表具的创新应用也会持续挖掘。

(三) 着力构建技术领先、高端示范的能源创新体系

一是提升能源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水平。加强首台套的重大技术装备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应用示范,以示范促研发,以应用带产业,加快成为国际国内能源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技术产业高地。

二是加快能源领域新基建建设。例如结合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

三是推动能源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要推动多站融合发展,在城市中心区域建设一批示范站,助力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储能设施。

四是布局四大能源创新示范区。包括:临港新片区布局风光气储示范区、一体化示范区布局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区、小洋山布局高水平冷能利用示范区、崇明布局低碳发展示范区。

(四) 着力构建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能源市场体系

一是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二是稳步推进燃气行业改革。三是加快推进上海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建设。四是持续推进能源营商环境改革。五是健全能源安全储备机制。

(五) 着力构建开放共赢、协同互补的能源合作体系

一方面是深化长三角能源一体化合作。另一方面是拓展能源国际国内合作新格局。

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发展之路

首先从政策支持上看,分为三个板块:一是政策引领,可参考《上海市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二是财政支持,可参考《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三是意见要求,可参考《关于推进本市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实施意见》。

其次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三个方向:光伏发电、海上风电、低碳创新示范。

(1)光伏发电

上海市力争在2025、2030年全市光伏装机达到407、700万千瓦。具体部署:一是光伏开发集中与分布式并重;二是实施7大“光伏+”专项工程;三是集中式光伏重点动渔光互补、水光互补、农光互补和交通领域光伏发展;四是支持分布式光伏应建尽建,实施屋顶“光伏+”计划。

其中,7大“光伏+”专项工程是指:光伏+住宅、光伏+园区、光伏+农业、光伏+交通、光伏+校园、光伏+水厂、光伏+公共机构。

(2)海上风电

上海市预计到2025、2030年,全市风电装机力争分别超过262、500万千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上海市将实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近海的海上风电开发,重点推进奉贤、南汇和金山的开发;二是启动实施百万千瓦的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三是避开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区,科学建设陆上风电;四是因地制宜推动分散式风电开发。

(3)低碳创新示范。

1、长三角示范区能源互联网示范。适应示范区绿色发展和互联互通要求,建立一体化电力、燃气信息服务平台,促进示范区能源设施末端向互联互通节点转换,提升能源供应可靠性和服务水平。围绕能源互济互保、分布式能源高比例接入、配电网智能化升级、终端用能电气化提升等发展需求,结合水乡客厅等重点项目开发,通过能源电力与信息技术、创新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绿色城乡和清洁能源协调发展。

2、临港新片区风光气储一体化示范。围绕一核(500万千瓦级燃机发电基地)、一带(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一区(50万千瓦级分布式发电示范区)、一厂(特斯拉)布局项目,发挥天然气灵活机动、相对易储优势,促进风光气储融合发展,打造智能车网互动示范,提升区域电源保障能力和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3、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达峰碳中和示范。高起点规划崇明绿色低碳能源供应体系,承接外电入沪清洁电力,加快崇明东侧深远海域海上风电开发建设,避开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区,科学建设陆上风电场,大力推动渔光、农光互补。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还将推进生物质发电和地热利用全布局市外清洁电源基地

分享的最后,陈亮表示:“希望在未来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各界人士可以围绕上海的明天,出谋划策、畅所欲言,加快探索出一条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道路!”

文章来源于:国际电子商情    原文链接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