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观察要如何确认我们自己所声称的身份,以登入各种设备,或是进入高度警戒的区域,目前不外乎靠一组密码、一片指纹或是采用虹膜辨识。若想免去接触屏幕或键盘,那么认证的方式势必要改变,这也驱使工程师找寻新的途径来辨识身份,而追溯到根本,就是我们的大脑。
当我们进行心理上的运作,像是在脑中构想一个形状或默唱一首歌,我们的大脑都会产生独一无二的神经元电波讯号。即便十亿人在脑中哼着同一首歌,也不会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脑波模式。
使用非侵入性电极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可以识读这些脑波并且将讯号记录下来。每个人独特的模式都能被当作生物特征识别,也就是所谓的“心灵密码”。试想看看,当一个人声称他是某某某的时候,有什么方式比直接进入脑中去证明他是对的更简单明瞭呢?
这类研究已经进行将近十年,部分设备也发展到拥有高达 100% 的正确度,可惜若要让测量那么精准,必须得将电极置于前额或是横跨整个头顶,这实在不怎么美观。幸好还有一款能控制电脑或监控睡眠的耳内脑电图感测器具有类似效果,可以优化用来读取心灵密码。
一支来自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研究团队,便致力于将心灵密码识读的功能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耳塞组件中。他们制造出一套设备,采用消费者等级的单电极脑电图头戴式接收器,称作 NeuroSky Mindwave,而原本应该置于前额的电极,也被改成适合在耳朵位置的设计,只差临门一脚的就是准确度了。
他们请来受试者进行 2 组测试,每组要进行 5 种心理运作,结果发现识读脑波的准确度有 72~80% 之高,若是将电极移到前额,准确度更高达 99%,因此心灵密码确实可行,问题在于怎么把电极设计在最适合的地方。
另一项挑战则是来自穿戴者的心理状态变化。你可以用同一种音调哼一首已经唱过无数次的歌,但从压力、心情、酒精、咖啡因、药物到精神疲劳,每个因素都可能影响电波讯号的生成。一项让受试者剧烈运动后立刻测量脑波的实验,便显示出数据跟模式确实会因而完全改变。
守旧的“心态”也可能是阻碍用想法登入设备的原因。对电脑或平板的使用者来说,手动输入密码依然是辨识身份最显而易见的简单方式。但放眼未来各种可能,或是以处于现在进行式中的穿戴式设备为例,我们可以想想看,对不同的设备而言,哪一种辨识身份的方式最自然直接呢?或许,透过大脑显然就是一种可以预见的趋势,而技术成熟的那一天也即将到来。
- From Passwords to Passthoughts: Logging In to Your Devices With Your Mind
如需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半导体行业观察
相关文章